「管樹大隊長」唐英年經過三個月諮詢,終於在千呼萬喚下推出樹木檢討報告。然而政府漠視民意,報告完全沒有採納市民、政黨、樹木管理前綫人員、以至樹木管理專家和學者的主要意見,筆者認為有關檢討結果不能接受。整份報告並沒有回應現時樹木管理的核心問題,予人新瓶舊酒的感覺。同時,政府錯失了一個全面改革樹木管理制度的良機,筆者對此感到極度失望。
政府口口聲聲表示參考及尊重民意、專家意見和死因庭的建議。然而,唐司長所發表的報告並沒有真正參考以上三者的意見。死因庭當日批評康文署職員專業知識不足,建議加強培訓、並設立獨立部門評估樹木風險,但令人不滿是當局並沒有正面回應上述訴求,甚至採取迴避的態度。
管樹部門十六變十八
現時管樹的局及部門多達十六個,政出多門且行政混亂。設立樹木辦及綠化辦的建議無助解決樹木管理工作人手不足,各自為政的情況,只是將原來管樹的十六個部門多加兩個,只設統一樹木風險評估表格,沒設獨立統一部門。辦事處主管人員的法定權力有多大,是否能夠有效統籌其他涉及樹木管理工作的局方和署方人員,仍屬疑問。政府應設立「樹木管理專員」主管樹木管理辦事處,並賦與實質的法定權力,否則將會繼續出現政不出門、政令難行的跛腳鴨現象。
政府不但沒有解決政出多門的問題,而且亦沒有解決管樹人手不足的問題。事實上,政府應增加有關樹木管理的前綫人手,並確保有關人員達到一定的專業水平。但當局只提出加強樹木管理人員的培訓,這並不能確保前綫樹木管理人員的質素。樹木管理乃專門學問,要妥善管理樹木就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因此政府應立即考慮建立樹木管理人員發牌及專業認證制度,這才是解決問題之良方。
堅持拒絕立法漠視民意
令筆者最為不滿的是政府拒絕立法,完全漠視市民和專家意見。民間一直要求政府設立《樹木法》,通過獨立的法例統一規管樹木管理和保育,讓政府和市民有法可依。根據公民黨早前隨機抽樣的問卷調查結果,超過八成受訪市民支持訂立樹木管理法例,市民支持立法的意向已相當清晰,惟政府仍堅持拒絕訂立樹木法。沒有《樹木法》,只會令樹木管理政策事倍功半,亦只會讓樹木危機繼續存在。
關於私人土地內的樹木,政府指現行關於樹木的法例及在土地契約中加入樹木條款已足夠,並無訂立樹木法的需要。政府曾指出根據《古物及古迹條例》,古迹範圍內的樹木會得到保護,但尖沙嘴前水警總部內的樹木卻因活化發展而被大量砍伐,這些都清楚證明現有法例的不足。地契條款往往亦非以護樹為出發點,而當條款跟現實有落差,地政總署又無足夠人手巡查的時候,就會出現問題,就如公共空間的爭議一樣。
原地踏步錯失機會
整份報告都是以舊有政策為主,並沒有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良方。唐司長表示將以1823熱綫處理市民就樹木的查詢和投訴,但該熱綫目前已處理有關問題,該建議並非新政策,而報告中並沒有提供新的渠道,令人極為失望。
當局仍抱着舊有思維和既有模式處理樹木問題,整份檢討報告都只是將以往的政策重新包裝,完全看不到有甚麼建議可令樹木健康生長,亦沒有解決管樹問題核心,只是不斷加重政府的官僚作風,筆者極為質疑政府解決樹木問題的誠意。政府並沒有尊重民意,亦無充分考慮市民通過民調反映的意見。政府在制訂任何樹木政策及措施時,必須引入更多民間參與。只有真正擁抱民意,並以對症下藥的方法對待樹木管理問題,才是對莊頌賢小姐的最大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