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房委會於○五年出售公屋商場及停車場予領匯以來,領匯只以商業利益掛帥,完全沒有履行應有的企業社會責任,更於經濟低迷期間瘋狂逆市加租,許多小商戶因未能支付高昂租金被逼結業。近日,領匯一班停車場及商場外判保安員更險成領匯刀下的犧牲品,可見問題已愈益嚴重。單是本年度立法會已進行過一次動議辯論和一次休會辯論,反映出問題的逼切性。但政府對之視而不見,反而進一步助長領匯氣燄,令小市民陷水深火熱之中。
惡性循環小市民受苦
從領匯的業務策略簡介文件可見,領匯就商場翻新、舉辦大型活動、加強冷氣系統等環節上作出不少投資。領匯希望藉此加強加租的理據,但樂富邨、秀茂坪邨和油塘邨的基層家庭,是否需要一個五星級的豪華商場呢?所謂羊毛出自羊身上,所有翻新商場的成本都會轉嫁予商戶的租金中,變相淘汰競爭力較低的小商戶。淘汰小商戶後,領匯大幅引入連鎖集團,商品和服務的價錢亦自然比以往的小商戶所提供的昂貴,到頭來受苦的也是小市民。這種惡性循環令區內居民叫苦連天,以樂富中心為例,領匯逼走小商戶後導致商場十室九空,對市民造成極大不便。
根據領匯公布的○八至○九年度全年業績,其收入總額超過十八億元,較按年度上升百分之十三點五。領匯能夠在逆市中賺大錢,主要收入來源自然是租金收益,根據領匯的業績簡介,上年度領匯商場每月呎租上升超過一成,無視小業主利益的行徑實在令人髮指。
瘋狂加租逼走小商戶
令筆者最為不滿的是政府愛理不理的態度,每當市民向當局反映領匯的問題時,其回覆總是千篇一律:「領匯是一個完全獨立於政府的私營機構,房委會無法規管,領匯不能脫離市場原則運作,如果租金太貴,自然沒有商戶承租。」政府的解釋只是取巧地避開問題的核心,問題的焦點是領匯瘋狂加租,只換來有能力承租的大財團和大型連鎖店,卻逼走了沒有能力承租的小商戶。即使公屋商場仍然有商戶承租,但不斷上升的成本卻嚴重影響了基層自僱的空間和利益。當局以「房委會無法規管」為理由,明顯是不知民間苦況,助長領匯欺壓市民。
公民黨一直提出「回購全數領匯股份,以解決現行問題」。筆者並非要政府輕易干預市場運作,而是希望當局能糾正施政失誤,使小市民不至活於水深火熱之下。公眾期望政府通過房委會提供公屋設施,以顯示當局對於較低下階層市民的責任與承擔。政府應勇於承擔當初的錯誤,通過回購方式改善領匯問題,並重新研究政府所扮演的角色。筆者與一眾街坊實在不願再見到領匯向小市民開刀的「無良心」行為,若不進行回購,市民始終無從監管領匯運作,亦難以確保領匯不在金錢掛帥的指導方針下,繼續無視企業社會責任。
如今政府面對領匯問題束手無策,何不考慮回購的建議?現時正是政府撥亂反正的良機,當局實在不應一錯再錯,錯過糾正施政失誤的機會。政府若不進行回購,領匯問題只會不斷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