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現正討論議員酬金及工作開支安排,建議議員助理薪酬與政府行政主任掛,並提供約滿酬金,以解決目前議員助理流失率高的問題。立法會議員助理實際上是政治幕僚,輔弼議員工作,對議會議政水平起重要作用。目前議員助理出現流失率高和平均年資淺等問題,並不單單憑提高薪酬就能解決。
不單憑提薪能解決
立法會議員的助理工作,包括政策研究、文書撰稿、處理申訴、公共關係、行政支援,甚至充當議員的政治顧問。議員在人前八面玲瓏,幕後必須建立一群專業幕僚團隊,正如一級方程式賽車手,背後若沒有專業的工作團隊,也未必能將車手的技術全面發揮,贏取錦標。
調查顯示,目前議員助理全職職員的流失率高達三成四,年資中位數少於三年,顯示議員助理的工作未能挽留資深人員。雖然不少人表示工作具挑戰性和有滿足感,但高達六成議員助理不滿現時的薪酬水平和有限的晉升機會。其實,議員助理基本上是零晉升機會,一個新入行者是一名助理,一名資深的議員辦事處主管也是區區一名助理。
在美國,國會議員幕僚分工清晰,有主管級的幕僚長(ChiefofStaff)、負責立法和議會工作的立法總監/立法統籌/立法助理(LegislativeDirector/Coordinator/Assistant)、新聞秘書/傳訊總監(PressSecretary/CommunicationDirector)、私人秘書(PersonalAssistant)和個案主任(Caseworker)。英國國會議員(下議院)的幕僚較美國簡單,主要分為專注議會事務的Staffer和地區事務的Caseworker。日本的國會議員幕僚分為公設秘書和政策秘書兩個職系,而公設秘書又有第一秘書和第二秘書之分。
可惜,香港政府一向不太重視建立專業政治團隊,政治幕僚的晉升機會一直受到漠視。現行體制只是讓議員聘請一些職工協助工作,人事編制開支只是撥入「工作開支」部分,有職工會抱怨指,員工的薪酬與印刷宣傳品、影印紙等開支等同,沒有正視幕僚工作的獨特性和專業性,政治幕僚仍是一份沒有尊嚴的工作。
與公僕級別掛
諮詢文件建議將幕僚職位分成三級,並與公務員的行政主任級別掛,是走向正確方向的一步,但若人手編制不正規化,幕僚人數和薪酬多寡仍歸類入「工作開支」一部分,則幕僚的薪酬和待遇仍取決於個別議員的決定。同樣的開支,一位議員可請十多人做助理,攤薄了薪酬;也可以有議員高薪厚祿只聘用一兩名助理。
造成這樣的差異,一方面是因為目前畸形的政制。直選議員要面向數十萬甚至過百萬選民,功能組別議員只須面對數千甚至數百選民,所需的團隊人數自然大不同。另外,特區成立後,臨立會為了打散民主派力量,廢除單議席單票小選區制度,改為五大選區,新界的選區選民過百萬之多,即使聘用再多的人也無法應付選民的訴求。投身幕僚者,或多或少都有一份使命感,不會太計較薪酬工作,但賢如管仲,也有「賤不能臨貴」之難。零晉升的環境下,即使高薪厚祿,也難留住政治專才。若要改善議政和管治水平,無論選舉制度和幕僚體制,也需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