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星期前,行政長官曾蔭權在出席戊子鼠年最後一次立法會答問大會時突然宣布,因為社會的主要關注是經濟議題,未必能集中精神討論政改,所以決定將原定在今年上半年進行的二○一二年政制發展諮詢,押後至今年第四季啟動。筆者對於特首這份相當另類的「新年賀禮」,卻沒有太大的意外。畢竟,這次延遲政改,不過是曾蔭權一連串違背競選許諾舉動的其中一個。
何來「玩鋪勁」?
作為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的候選人,筆者與香港市民一起見證着,一場有競爭的選舉如何逼使曾蔭權作出具體的承諾,推動雙普選,甚至因此聽到不少「豪言壯語」,好像要與香港人「玩鋪勁」;提出三個符合國際標準、有時間表路綫圖的普選方案供香港人選擇,再將有六成人支持的方案向中央推薦,作為普選「終極方案」,絕不「交給下手去做」。
上任不足兩年,我們卻見證着特區政府將這一系列承諾一個接一個地推翻︰所謂「三個方案」變成有七十多種政制組合變化的ABC大雜燴;所謂符合國際人權標準,竟然不用理會《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廿五條以及聯合國多年來的批評;從特首到局長一次又一次地表示,現在不能處理二○一七年的普選安排,意味着普選制度還是要由下一屆政府作決策。加上現在連二○一二年政制討論也得押後,我們終於醒覺,原來不是曾特首「與港人玩鋪勁」,而是港人被曾特首「玩鋪勁」了。
押後政制諮詢,甚至有可能為繼續拖延普選、「玩」香港人而留有後着。只要特區政府一意孤行,再搬出一個與二○○五年方案大同小異、繼續維護政治特權階層的方案,即使社會反響強烈,政府仍可藉詞只能在二○一○年討論,時間不足,而拒絕對方案作任何調整或修改,並催逼社會只能在「假民主方案」或者「沒有方案」之間作選擇;如果方案被否決,當局更可以再搬出「循序漸進」的藉口,基於二○一二年選舉制度不變,而將二○一七年普選一併推翻,更順勢將沒有普選的責任,完全推到反對假民主方案的人士身上。
不寄望當權者恩賜
筆者認為,特區官員與建制派決定拖延政制諮詢,已經預告了他們對普選的取態︰不斷拖延,閃爍迴避。這本來就是董建華時期特區政府對於發展民主的態度;即使換了特首,擴大了政治班子,但執意要維護政治特權制度的人,仍然沒有改變他們敵視民主的心態。
兩年來的事實足以告訴香港市民︰要爭取真正的民主,我們不必再寄望於當權者的恩賜;能依靠的,只有人民自己的力量。正如香港市民曾經在六年前齊心團結,創造了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奇迹;願香港市民在六年後的今天,再次整裝待發,為處於危機當中的香港民主,準備作寸土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