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今日,神州大地山搖地動,高舉反貪腐、反官倒口號的學生被無情的槍聲、轟隆的坦克車聲終結了短短的一生。中央政府當年的錯誤決定,輾碎了無數人的心。事過境遷,這段歷史仍長埋每個中國人心裏,雖不堪回首,但未敢忘記……
行政長官曾蔭權早前在立法會的答問大會上指六四事件已發生多年,國家取得驕人成就,為香港帶來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相信港人對國家發展有客觀評價。曾特首的言論反映了他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的醜陋,他試圖以經濟成果合理化政府枉殺無辜的事實。但令筆者最為痛心的,是不少年輕人都有類似的想法。早前筆者出席大學舉辦的論壇,首次體會到內地學生對六四事件的認知。他們質疑天安門廣場是否有流過血、質疑為何民間沒有軍人死亡的資料、甚至質疑相片的真偽,不斷對六四事件的真相提出質疑。更有本地年輕人質疑當日推動民運的學生,甚至以全球華人捐款支援學生導政學運變質等歪理為由,淡化中共開動軍隊鎮壓的責任。他們試圖將六四事件剔除史書,或將愛國學生描劃成十惡不赦的暴徒。
圖將六四剔除史書
六四事件應否平反,再不單止是一個官方道歉或賠償這樣簡單,而是涉及整個中華民族人民素質的問題。近年中國經濟急速起飛,帶動香港發展,但繁華背後其實充斥了令人震慄的敗壞風氣。官場的貪腐,由以往個人的行為變為集體活動,更有成為制度化貪腐之勢。至於民間,不斷出現毒奶粉、毒菜、三聚氰銨和層出不窮的食物安全問題。上至官場,下至民間,貫徹同一套邏輯和價值觀,唯利是圖,金錢高於生命和人性。人們為了錢可以不擇手段,可以冷血置他人的生命安危於不顧。如果當年中央政府接受了學生的訴求,進行了肅貪倡廉、民主、自由等政治改革,中國的國力極可能會比今天更強;又或在六四悲劇發生後,執政黨能為愛國學生平反,內地社會的人文精神必有所提升,人民社會價值質數不會如今天所見光景。
去年的五一二汶川大地震造成重大死傷,舉國悲痛。但天災的背後,原來竟是人為之過。不少學校都是「豆腐渣」工程,許多垮塌的校舍是因為防震標準不受規範所致,不少無辜學童因命喪於「豆腐渣」校舍之內。過去一年,很多死難學生的家長都希望為兒女討回公道,但最終被政府當局視為「敏感人物」而一直打壓。不僅如此,有地震災民表示,村內的幹部將重建居所的材料變賣求財。災民亦往往無法取得世界各地捐來的救災物品,地方政府首先滿足幹部、聯防隊、之後是黨員,有剩餘的再分發給災民。
勿讓「似是而非」侵害新一代
這二十年來的國情,不已證明了當年學生所針對的就是內地的陋弊嗎?他們提出的改革訴求,這是對國家進步的一種盼望,但他們至今仍然背負着動亂的罪名。平反六四,有着重申中華民族在追求金錢物質以外的價值;這些包括仁愛、公平、公義、自由、人權、民主的普世價值。我們總不希望自己的同胞是活於利字當頭,不擇手段的國度。二十年過去了,歷史仍在呼喊。但願我們認清歷史,不要讓似是而非的思想侵害炎黃新一代。中國要達至真正的富強,請先平反八九民運,勇敢面對歷史。今天正值六四事件二十周年,筆者希望大家一同出席六四燭光晚會。讓我們點起手中希望的燭光,為死難者默哀的同時,也不滅對國家前途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