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民間熱烈討論年底推行的政改諮詢,曾蔭權卻在另一邊廂堅拒提出二○一七及二○二○年的選舉安排。日前,他向學者表示,今年第四季發表的政改綠皮書將不會觸及二○一七及二○二○年普選安排,筆者早就不相信曾蔭權會與香港人「玩鋪勁」,更不相信他能夠「徹底解決普選問題」。筆者斷言,曾蔭權漠視民意的決定將帶來沉重代價,因為港人已認清當權者的狐狸尾巴,難以再被愚弄和羞辱。其實曾蔭權早有違背選舉承諾的前科。他先於○七年推出不倫不類的「自助餐式」政改諮詢,更於年初押後政改諮詢。曾蔭權「無心推動政改、有意拖延普選」的心態可謂路人皆見之。筆者作為第三屆行政長官的候選人,與市民大眾一同見證曾蔭權「普選路綫圖及時間表」的承諾。今天,他再一次打倒「昨日的我」,以不能違反人大決定為由,將終極普選安排交給下任特首。曾蔭權的說法是不負責任,也顯示了中央政府以「見步行步」的心態規劃普選路綫圖。
憂採「期望管理」降人期望
筆者認為,其實曾蔭權是規劃普選路綫圖的最佳人選,基於人大釋法早已規定他的任期將於二○一二年屆滿,不能再競逐連任,其政治生涯將不會受到二○一二及二○一七年的政改方案所影響。相反,二○一二年選舉產生的第三任特首,將有機會於二○一七年尋求連任。因此,如果中央政府讓第三任特首處理二○一七年的選舉安排,便等同讓他來為自己規劃連任的選舉方法,難避有利益衝突之嫌。
中央政府雖於○七年底提出二○一七、二○二○普選的可能,但只有時間表,卻欠路綫圖。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曾公開表示功能組別也是普選的一種,又大力鼓吹普選並不一定是一人一票,這種說法和態度實在令人擔心「京式普選」是甚麼模樣。中央政府一方面否決了二○一二年雙普選的可能,另一方面絕口不提終極普選方案的具體細節,實有損香港市民及中央政府的互信基礎。
事先張揚「豬欄策略」
筆者的另一個擔心是曾蔭權正在採用「期望管理」的手段,他只想不斷降低市民對政改方案的期望。筆者將曾蔭權的手段比喻為「豬欄策略」,我們一直爭取入住一間舒適大屋,即全面普選的權利。但他卻事先張揚,香港市民只會獲得一個豬欄,好讓市民有心理準備,接受這個豬欄,但後來卻給予比豬欄稍好一點的爛屋。雖然爛屋殘破不堪,但與豬欄相比,市民便會覺得爛屋也可以接受。然而,當權者卻暗地裏把我們獲得大屋的權利拿掉,換來「屋漏偏逢連夜雨」的爛屋。早前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便表示政府不排除翻叮「○五方案」,正是要降低市民對中途站方案的期望。因此筆者呼籲市民必須警惕,千萬不要受「豬欄策略」影響,動搖爭取真普選的決心。
自從人大常委會否決二○一二雙普選後,中途站方案的民主成分可謂「多極有限」。畢竟,當權者願意主動下放權力的只屬歷史上少數,民主從來都是人民主動爭取。說到底,香港市民要爭取真正的民主,實在不必再寄望於當權者的恩賜,我們所能依靠的,只有人民自己的力量。在這艱難的時刻,我們必須醒覺,更要團結起來,以不同方式爭取普選,只有前仆後繼的決心方可讓普選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