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很喜歡逛街市的人,因為街市能反映當地人的生活百態。在香港,我逛街市的次數不算多,只會在打邊爐時到街市買材料,又或星期天吃過早餐,和男朋友一起到街市買餸煮飯仔。但每次去旅行,逛街市卻是我重點節目之一。例如去年,我和媽媽到巴黎,一下機,在酒店略為梳洗後,便直奔當地一個街市行逛。該市場的正確位置早已忘記,只記得這個街市主要賣有機食品,地方不大但種類齊全,牛奶、芝士、香腸、蔬果、菇菌、家禽及新鮮麵包等多不勝數。而每個小檔擺放貨物的方法,都有自己一套,甚為考究。身在其中,你能深深感受到檔主對自己貨品的尊重。一眾食物井然有序地展示於客人面前,加上色彩繽紛,揀貨的人高高興興,就連只看不買的人也逛得特別開心。記得臨上機那個早上,我又忍不住再去這個市場一次,買了些新鮮的無花果及番茄才上機呢!
另一個我欣賞的街市在泰國清邁,那次和男朋友去旅行,酒店斜對面就是街市,我當然不會放過行逛的機會,並準備看看有沒有東西吃。最初我們沿着街市最外圍行,發現有家賣米和飯的小檔。我男朋友有個小習慣,就是買米!無論身在哪個國家,他都喜歡買米回香港,所以一見這小檔,就二話不說買米又買飯。好了,有飯在手,卻沒餸伴飯!當時大概三點多,已過了午餐時間,街市內很多店鋪都已關門,於是我們發揮鼻的功用,左「索」右「索」。當深入街市中心地帶,突然發現有一家外賣熟食檔,檔內放滿十多二十款餸菜任人挑選,折算後才一元港幣一份!我當然想試盡所有啦!煮粉絲、炒皮蛋……慢着,買了一大堆食物,但在哪裏吃好呢?於是硬着頭皮問附近一家檔口,可否借座位開餐。那位泰國老闆娘不知多慷慨,任由我們把所有食物攤開來慢慢吃,因為不好意思,最後我們也幫襯了一款炒河粉(PadThai)、椰青及啤酒。看!那次逛街市,就讓我體驗到當地濃濃的人情味。
至於香港街市,要數最難忘一定是北角春秧街街市。因為小時候由婆婆、公公照顧,與他們住在模範邨,假期時和婆婆坐「叮叮」去春秧街街市買餸。那時年約五歲,嚴格來說當時我不算逛街市,也無緣目擊劏雞殺鴨的場面,因為婆婆只會把我放在街市附近一檔豆腐花鋪邊吃邊等她。其實每次到我差不多吃光豆腐花,而婆婆又未出現時,我便開始胡思亂想,到底婆婆何時回來呢?她會忘了接我嗎?我夠錢找豆腐花數嗎?這些童年回憶,叫我每次想起春秧街街市都會心微笑。
街市除了充滿你我的回憶,還是一個充滿歷史的地方,像擁有過百年歷史的中環嘉咸街街市,我一直非常關注這街市的重建計畫。這裏的貨品比很多超市都精采,我也曾在那裏買過鮮墨汁煮意大利粉,中環SOHO區很多餐廳還向他們取貨呢!街市既有過去,也代表着現在,它的人情味濃,可作為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平台,街市,絕對有它的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