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星期日(二月十六日)便是香港馬拉松,即大家慣常稱呼的「渣打馬拉松」比賽日。刻意避開「渣打」,因為「渣打馬拉松」其實是個統稱,世界上其他地方,譬如新加坡、吉隆坡、孟買、杜拜等,也有由渣打贊助的「渣打馬拉松」。比賽能做到今天的規模,贊助商當然功不可沒,但背後的政府部門、志願機構,甚至義工的努力配合同樣不可或缺。這件盛事畢竟並非由商業機構主辦的本地體育節目,叫作「香港馬拉松」,更能反映實況,也更貼切。
港馬每年都吸引世界各地的長跑好手遠道而來參加,雖然有時會發生令人尷尬的新聞,例如本港空氣質素欠佳及相對潮濕的天氣,每年都令多名參加選手不適,○六年的比賽就有超過五千名參賽者向大會表示身體不適;又例如許多湊熱鬧的人開跑時只顧自拍,結果阻擋了真正跑手的去路。
馬拉松比特首更代表香港
不過,恐怕最令人尷尬的還是今年,傳聞梁振英特首要脅渣打銀行抽走在《蘋果日報》的廣告不成,就拒絕主持馬拉松的開步儀式。梁特首不明白港馬實在深入民心,比起他這位民望淨值負數的特首,馬拉松更有資格代表香港,其實儀式沒有他更好,免得一場國際盛事被一位小家特首叨光。
由梁振英率領的梁粉班子最大鑊是不斷錯估形勢,不知自己的位置,例如新聞統籌專員以為自己是白宮發言人,對着鏡頭說「不予置評」是三個字;又例如教育局局長以為自己是教師之首,引述《出師表》又數錯字數。香港人不知撞了甚麼鬼,連找個懂得數手指的官員都咁難!
不過最大鑊的還是梁特首自己,他以為自己民望好高,只要他杯葛港馬開步儀式就會嚇到對方腳震,情形一如他以為只要自己高舉一句「覓地起屋」,全港市民都會支持他鏟平郊野公園,結果跟港馬情況一樣,香港的郊野公園在國際上的地位,比梁特首本人更有江湖地位,更有民意支持。
組隊參賽環島行
去年著名旅遊指南《Lonely Planet》挑選「全球十大城市遠足徑」,入選的除了巴西里約熱內盧往基督像的行山徑、南非由好望角到開普敦市的行山徑、德國柏林的柏林圍牆徑等外,還有香港的港島徑。全長五十公里的港島徑從太平山出發,經過最西面的龍虎山觀景台後,再往東經過薄扶林、香港仔水塘、布力徑、大潭水塘、龍脊到達大浪灣。
一月尾我參加綠色力量主辦的「環島行慈善行山賽」,由大潭郊野公園行到大浪灣,全程二十五公里,那天風和日麗,山明水秀,我跟幾位朋友包括公民黨黨友曾國豐及兩位年輕IT達人組成「徑.香港」(TrailWatch)隊伍參加,行山聚舊一舉兩得,每次參加這些活動,我都會為香港郊野景色自豪,誰說香港只是一片石屎森林,我們還有享譽國際的綠色地帶,所以活動背後一個最緊要的訊息,是宣傳愛護郊野環境。
全民監察保護郊野
其實我十多年前也參加過綠色力量的五十公里環島行,那些年真的會天天操練,我還記得當時連續一個月,每朝六點半到達健身室門口等開門,還認真到做了四次實地考察。記得正式比賽那天我一邊抹汗一邊搽防曬,旁邊有個滿身肌肉的男人跑過,看着我的眼神有點不屑,他準以為我是那些嬌滴滴行兩步路都嗌攰的弱女,誰知當我跑到陽明山莊的救護站時,卻見他坐着喘氣。我順利完成賽事,跟四個朋友去大牌檔開香檳慶祝。今年的比賽因為忙着預備南美之旅而疏於練習,幸好成績不俗,只是比賽到尾段想盡量爭取好成績,落山時跑得太急,結果賽後雙腿痠軟了好幾天,臨到上飛機飛去秘魯才復原。在香港征服完港島徑,不久又要攀登天空之城馬丘比丘了。
「徑.香港」是由一班有心人發起的郊野資訊網上平台,就是因為明知香港政府和許多鄉紳土豪一直對郊野公園虎視眈眈,倒不如由民間自發保護自己的土地。市民只要下載了TrailWatch這個手機程式,行山時即使沒有手機訊號,仍然可以用程式裏的GPS郊外地圖辨別位置,但這個手機程式最重要的是可以分享資訊,例如風光明媚的相片,讓大家知道香港的郊野有多漂亮。若然你在郊外看到違規的地盤、斬樹掘地等等,也可以立即向外宣告,讓全民一同監察環境破壞,保護郊野。
之前漁農署靜悄悄將五十隻大嶼山和西貢的牛對調,結果有些牛母子分離,有些下落不明,市民要是在這兩個地方看見流浪牛,也可以把牠們的相片上載到TrailWatch,幫助關注這件事的團體去尋回牛隻。
當政府太廢太無能,市民更加要自強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