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主持過兒童節目,今日就常常與舊時參加過節目的孩子喜相逢。老是掛在口邊提醒年輕人的, 是學好英文。因為在這個globalisation era(全球化時代),英文不但是全球語言,有助開拓國際視野,更是「搵食工具」。卻是,總有很少數的高中以至大學生會頗帶自信地答︰我的英文okay!MyEnglish is fine。
不對呢,話說學無止境。到了我這把年紀, 我仍在學。最近學識的一個字, 是gourmand,讀「goor —芒」,是廣東話的「芒」音,後面可輕輕加個d 尾音。
Gourmand, 自然聯想到gourmet ( 讀goor-may,沒有尾音),解美食或美食家。兩字都來自法文, 所以發音與別不同。Gourmet 用做形容詞或名詞都得。
一日, 隨手翻英文雜誌, 瞄到一個酒店廣告, 自稱”redefines gourmandexperience”, 「重新定義美食經驗」。我的問題來了,為什麼不用gourmet 就好,要說gourmand?去查證一下,原來這兩個字之間,有點含蓄的分別:
Gourmet,美食家,有expert、specialist的專家之意,指對佳餚真有研究的人。Gourmand, 就純粹是a lover of goodfood,喜歡吃好東西的人。
也即是說,那間酒店要招徠的客人,是一般老饕,而非會對食物評頭品足、一論功過的評論人。
邊活邊學語文,是很愉快的經驗。要記得,學到用時方恨少。所以開頭引述有年輕人對英文的自信,或容易淪為自滿,會給視為un-cool。
Un-cool 一字,一般給視作潮語,多用於口頭的話。而cool 本身,眾所周知,指好型、精彩、「好掂」,籠統說來,等於廣東話的「正!」。有把cool 譯做「酷」,但香港人就多數中英夾雜,直接講cool。
但,叫人Keep your cool,就與「有型有款」無關了。這個cool,指外表的氣定神閒,至內裏的不慍不火。亦即”Don’t loseyour cool”, 「不要失掉你的cool」。
例句:My apologies. I just failed to keepmy cool. (I was simply being un-cool. ) Isaid that in the heat of the moment.我道歉。我當時動怒了。(我就是「失態、冇款」)說的話只是一時意氣。
In the heat of the moment, 「當其時的熱」。這番「熱」,有點像我們的爭吵得面紅耳赤,即是我們口語的「意氣上頭」。任何in the heat of the moment 講的話做的事,自然都屬un-c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