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magazine 是雜誌吧,可有留意,magazine 同時是指槍膛中的子彈匣。年少時也曾迷惑,雜誌與槍有什麼關係呢。卻也像中文的穿上「制服」,相對示威者受到「制服」,一樣都是制服!於是終也理解,每套語文自成一國,要查證,也真查不勝查,多講多用,記着就好。
類似情况的另一個字,係lobby。學校有lobby,戲院有lobby,酒店也有lobby,一般印象,lobby 就是建築物入口的大堂前廳之類,也不一定是廳堂,若空間只是一條走廊,都一樣算係。但lobby 用做動詞,就是去遊說了。
例︰ The developer has been lobbying to get official permission to pull down that historic block. 地產商一直在做遊說,冀得官方批准拆掉那幢歷史大廈。
例︰ The government tries to lobby democrats to support its proposed white-elephant project. 政府試圖遊說民主派議員,支持由其提出的大白象工程。
這個遊說動作,且可以是職業,是上世紀以來一款新興的政治生涯:
lobby + ist = lobbyist → a lobbyist career, 亦即說客生涯,沾許多政治的邊,主要是要去改變官員或政治人的施政、投票取向,令結果有利自己一方。
Lobby 的廳堂及遊說講法,原來也真有淵源。話說舊時英國國會在辯論投票前後,議員在議事廳外的hallways,亦即lobbies 聚集之際,就會有說客現身。時至今日,lobby 也可以解做任何人文價值及社會議題的倡議:
例︰ We lobby for press freedom. 我們倡議新聞自由。這個lobby 係動詞,等於campaign for、press for。
例︰ The animal rights lobby is/are getting stronger. 動物權益群組的聲音開始壯大。
這句的lobby 用做名詞,作單數或眾數都得,指pressure
group 壓力團體、advocacy organisation 倡議組織。Lobby 之謂,除了to seek to influence 試圖影響,to bring pressure to bear upon 企圖施壓,也有to pull strings for 去幫手「扯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