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與一年輕人約會,遲到了,說塞車甚麼的都不是理由,總之是時間掌握得不好,於是向之致歉。對方回個短訊:Never mind。這個,不管讀起來聽起來,就是不對頭,因為霎時像在說:「算罷啦。」恍似表達不滿,幾就像說:「算了,你不用來了。」
年輕人的意思,當然自是「無所謂、不要緊」, That’s alright、No worries;「沒問題」No problem ;「慢慢」,Take your time。但用上Never mind就有問題,因為在今日英語世界,這兩個字代表的負面意思機會居多,可等於我們口語的「算數」、「費事講」至「唔使理」。而網上有城市字典urban dictionary,就甚至把never mind列為英文中最annoying(討厭、乞人憎)的詞語之一。
有理由相信,年輕一代的課本及學堂英語,理解的都是一板一眼的會話:Never mind ,直譯是「不必介懷」、「不要緊」,於是日常生活,以為照樣中英對照就好。下面這句對答,是「傳統」的用法。
A:I’m sorry I’ve lost the file you need.對不起我遺失了你需要的文件。
B:Never mind,I have another copy.不要緊,我有一套副本。
但另外這句,就不算客氣了。
A:We’re trying our best to help.我們在嘗試盡力幫忙。
B:Oh never mind. 算罷啦。亦等於Forget it,忘記它。視乎語氣,這裏的意思可以由「得啦,不用麻煩了」,至「靠你們這款姿勢幫忙,嘥氣啦」。也即是說,這never mind可以非常dismissive,叫人不要煩,別瞎熱心等等。
由此類推,談話間,若覺得對方囉囉唆唆,言不及義;或自覺沒好氣,不想在同一個話題跟這人糾纏下去,一句「客氣地不客氣」的應對,就是Never mind。這副不要緊的真正含意,是「算數,得喇。」當然,掉過頭來,給人來一句Never mind,感覺可以似受搶白,非常沒趣。一個尋常情況是,人家的話,你沒聽明白,要求講者再說得明白一點,這人可能就回你一句:Never mind。
還有一副never mind的欲言又止:
I opened the door and saw them sitting on the floor. You should see what they were doing… Oh never mind. 我開了門見他們坐在地上。你道他們在幹甚麼……算了,不說了。
故意或不故意地賣個關子?這就真 anno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