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治及經濟環境跌宕不安,未來一年外圍經濟發展步步為營。國際貨幣基金會及世界貿易組織率先大幅下調對未來一年世界經濟增長及貿易增長的預測,在美國經濟放緩及中美貿易戰的陰霾底下,香港的經濟前景也隱憂處處﹑挑戰重重。 在中美貿易的戰火當中,香港經濟下行的壓力愈來愈大。在貿易戰的影響底下,整體貿易出口總計數字及價格比率按年變動均有下調的跡象,分別為下調 0.8%及 0.4%。再加上香港近年屢屢出現法治及人權自由受到侵蝕的情況,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動搖,香港的特殊關稅地位受威脅,國際投資者對來港投資的信心亦受影響,均使香港的經濟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民生方面,普羅市民最關心的仍然是租金及樓價﹑物價及就業。雖然樓價及租金增幅在去年年底有所放緩,2018 年 11 月中小型私人樓宇的售價及租金仍然高企,比起 2017 年同期仍有相當的增幅,依然遠超市民所能負擔。在物價方面,2018 年反映市民基本生活開支的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增幅為 3.2%,相反反映基層工人工資的督導級及以下僱員實質工資指數按年增幅只有 0.8%,工資增長遠遠追不上樓價及物價增幅,市民生活的擔子依然非常沉重。在失業率方面,雖然一直保持在低位,但在經濟下行的風險愈來愈大的情況下,普羅市民的就業環境也愈來受威脅。 面對下行的經濟環境,特區政府卻反其道而行,先行削減對基層長者的保障,打擊了基層市民對抗經濟低迷的抗逆力,這是絕不可取,公民黨要求特區政府立即撥亂反正。 同時,公民黨主張特區政府應該強市民的抗逆力,加強市民面對經濟難關的能力。公民黨建議政府應該採取「力保民生‧守護優勢」的策略,要求港府與市民共同面對即將來臨的嚴峻挑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任一年有餘,在林鄭月娥的管治下,過去幾年香港社會劍拔弩張的狀況,稍有緩和,但並不代表施政有所改善。在威權管治下,香港在政治經濟民生上仍然危機四伏,挑戰處處,「一國兩制」作為立港之本,仍然風雨飄搖,令人憂心。 在威權管治下,特區政府「威逼利誘」的行事方式漸漸成為常態,面對議員及市民的質疑,不是惡形惡相,就是不予回應。行政立法關係表面上比上屆緩和,但 特區政府縱容建制派以霸道方式修改議事規則﹑閹割議會。威權政府對異見者所 劃的紅線愈來愈多。市民行使言論和集會自由等基本權利,政府卻濫用《公安條 例》﹑《社團條例》等法律條文威嚇甚至控告異見者。 民生方面,面對嚴峻的土地問題﹐特區政府卻束手無策;面對大型企業或基建項目,卻又無法監管,漏洞叢生,令一向標榜有效專業的公共管治,陷於崩潰。政治、經濟及法治不穩,一國兩制岌岌可危,令市民對政府的管治能力失去信心, 甚至萌生移民的念頭。 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香港在國際政治及經濟上將面對嚴峻的挑戰。要在這風雲變幻的競爭環境中立足,重建國際間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是挽狂瀾於既倒的 不二法門。 公民黨提醒特區政府當前首要的政治任務,就是要「挽民心、留人才」。要做到這兩點,特區政府必須根據《基本法》維持一國兩制的價值和制度。

2017年香港經濟表現理想。上半年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比2016年第三季增長3.6%,首三季平均按年增長率為3.9%;環球經濟下行的風險減退,外部需求持續改善,區內貿易往來持續復蘇,內部需求繼續呈現強勢。雖然明年美國很進一步加息的可能,但普遍預測整體經濟增長仍然持續。 在外圍環境一片唱好的情況下,反映中小型住宅租金指數過去十一個月上升了12.2,而中小型住宅樓價指數則增加了38.1,升幅為過去三年之冠。政府賣地收入亦因此水漲船高,2017年首八個月的賣地收入,已高達1200多億,比上年度超出200多億,預計財政儲備會衝破11,000多億。 可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與民生相關的數據,卻存在隱憂。雖然去年通賬率及失業率較為平穩,通賬率首十一個月平均為1.2%,比起2016有明顯緩和;失業率首十一個月平均為3.2%。可是,反映貧富懸殊的 堅尼系數卻仍然高企,2017年6月出爐的2016年堅尼系數為 0.539,為五年之新高,反映香港貧富懸殊的情況只有惡化沒有改善。再加上樓價長期高企成 為市民生活以致中小企營商環境的沉重負擔,特區政府必須立即對證下藥,正視問題。 如斯經濟環境,特區政府如果仍然堅持「富太持家、持盈守富」的理財心態,坐擁萬億儲備而無視香港市民的民生困苦,即等於失職失格,忘掉了為政者的基本責任與倫理。因此,我們建議特區政府必須從三個方向去撰寫今年的財政預算案: 一. 長遠規劃有效運用財政儲備 立即放棄「富太持家」的心態,建立長遠機制,在有財政盈餘的年份,將部份盈餘撥作公共開支之用,以作長遠公共服務的承擔;我們建議就此再次成立工作小組,就有關做法作檢討及作出建議; 二. 加大力度扶貧 安老政策是扶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公民黨多年來一直主張落實「全民退休保障」,立即撥款1,000億元作起動基金,讓長者可以即時受惠;此外,我們亦敦促政府,必須大幅增加安老院舍及社區照顧服務的名額,讓更多有需要的長者可以獲得合理的照顧及支援,同時增撥資源,改善社區照顧員的薪酬待遇,從而改善社區安老服務。 三. 增加土地供應 多渠道增加土地供應,同時檢討與土地相關的稅制去調節房地產市場,以打擊炒賣情況。例如,優先發展政府的「閒置土地」及「短期租約用地」,全面檢討棕土政策,以檢討現行的「小型屋宇政策」,準確估算未來的丁屋需求,研究收回 解放軍負責管理的超過 2,000公頃的軍事用地等等。同時,應檢討相關稅制,包括研究設立資產增值稅,向短時間內透過轉售物業而獲利者徵收某個百分比的稅額等。 以下是公民黨就今年財政預算案向特區政府所作的具體建議,歡迎評論及指正。 讓我們一同諦造公平公義的香港。

新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自參選以來,一直強調自己要為施政注入新風,但事實卻與林鄭 月娥所倡議的洽洽相反。 林鄭月娥上任時揚言,其「首要任務」是團結社會各界,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尊重立法 會的監察角色。但林鄭的巧辭令色卻掩蓋不了赤裸裸的現實:接二連三發生的多宗事件, 包括四名立法會議員因行政長官提出司法覆核而被撤銷議席﹑十三名東北義士及三名學 生領袖被律政司覆核刑期而蒙受政治冤獄﹑政治委任官員不問質素只問忠誠﹑高鐵工程 硬推「一地兩檢」破壞《基本法》等等,我們看不見新任行政長官及其班子有任何具體 而有效的舉動,阻止法治受到破壞,反而任由行政立法關係進一步被破壞,社會進一步 被撕裂,立法會的監察角色進一步被矮化。 我們更憂慮的是,在新一屆政府上場後,政府有權用盡的趨勢更彰彰明甚,更頻密地使 用法律作為打壓異見的工具。政府就多宗政治檢控的刑期進行覆核,就是試圖以嚴苛峻法去阻嚇社會上的年青反抗聲音,可以預見將來我們可能會見到有更多良心異見人士因 此入獄,這是我們社會的悲哀。 林鄭新政府一方面以民生實利的改革收買人心,另一方面卻又推出破壞「一國兩制」 「一地兩檢」的廣深港高鐵安排,為公安在港執法打開了一個大缺口,讓內地執法的洪 水可以隨隨湧至,以實利取代法治,以利益換走公義,香港剩下的,新政府在倡議的, 是一個只有功利,而沒有公義的香港,我們日後只有「以法治港」,再難見到有真正的 法治。 公民黨在林鄭月娥上任時曾經提出,對新特首要「聽其言、觀其行﹑時刻監察﹑嚴厲鞭策」,並提出新任行政長官要緊守「五戒」及「五大任務」。但不到兩個月,不幸地被我們言中,特區政府已頻頻「借法律之名打擊異己」,更有變本加厲之勢。我們看見的情況是,新政府採用「一手蘿蔔,一手握棒」的管治手法,試圖以此震懾反對聲音, 所謂的施政新風其實就是威權管治,公民黨對此深感憂慮。 香港在梁振英的管治下急劇內地化,制度土崩瓦解,社會空前撕裂。香港市民亟欲改變 的強大意願迫使梁振英放棄連任,卻沒有人去政息。第五屆特區政府上台,正值香港回歸二十年,本來是重新確立「一國兩制」,重建香港核心價值的契機,但新政府卻繼續 蠶食法治制度,削弱香港人免於恐懼的自由。 我們呼籲新政府,社會民生的改革可以讓民享實利,但沒有法治及公義的香港,香港只 會繼續沉淪,新政府要是對善治仍存半絲善念,應立即懸崖立馬,撥亂反正,讓香港社 會重回正軌。

堅守兩制.本土多元.自主社區 現任特首梁振英已宣佈不競逐連任,到他公佈下一份施政報告之時,其任期只餘下不足 半年,實屬看守政府,已沒有足夠時間推動重大的新政策出台,只宜繼續現行政策,予民休養生息,靜待新政府上場。因此,公民黨此份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建議書並非供現屆政 府參考,而是給予將於明年 7 月上台的下任政府作為藍圖;同時也是公民黨對參選特首者的訴求,要求他們於競選時作出回應。 堅守兩制 此份建議書針對香港現況,提出特區下任政府必須「堅守兩制」,同時重視「本土多元, 自 主社區」。過去數年,北京及梁振英政府罔顧《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嚴重破壞「 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一方面以「人大 831 框架」扼殺港人的普選權利,另一方面,「銅鑼灣書店」事件及最近人常委搶先在法庭有判決前主動釋法,均進一 步摧毀香港的自由及法治,令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瀕臨崩潰。所以,下任政府必須「堅守兩制」,代表港人捍衛核心價值,抵抗來自北京的不合理干預。 為了重建港人信心,讓市民相信香港仍是可以長久安身立命的地方,下任政府應該在政治與民生雙管齊下。政治方面,下任政府應推動撤消「人大 831 框架」,重啟政改,讓香港盡快實現雙普選。同時,公民黨建議檢討《基本法》第 74 條及 159 條,以進一步落實 港人治港。 本土多元 民生方面,公民黨倡議本土優先的原則,在人口、教育、醫療、房屋及福利等政策範疇自主作出有效的長遠規劃,為達致此目標,香港必須充分掌控入境人口的數目及成分。公民黨建議,內地人申請以單程證來港,成為香港人,應以「雙軌制」審批,除內地政府審批 出境外,特區政府也應審批誰人可以入境。 不過,香港的本土精神不在於閉關自守,互相歧視,更非困居城中格鬥,自我降格, 無故將今日之我定格定型,或強行定於一尊。反而,我們歡迎外來人事進入本土,多元兼收,積極面對新陳代謝,自主命運。大家透過公平競爭,去蕪存菁,使香港不斷演進, 發展未來。 自主社區 自主原則同樣應落實於社區層面,公民黨建議推動「區政改革」,把區議會變為有實質行政權力的市議會,同時發揮與民共議的功能,積極介入不同行政範疇的地區事務。 同時,公民黨建議,為推動本土經濟發展,在沒有房委會或食環署轄下街市的屋邨內, 劃出閒置土地和部分公共休憩空間設置墟市,為領展和私人管理公司旗下的街市製造競爭 。另一方面,協助改善房委會或食環署轄下街市的經營環境。 在下任政府上場後,公民黨一如既往,繼續致力爭取民主,捍衛香港核心價值,同時也會秉持專業理性態度,重視推動造福民生的政策。

政改否決後,政治爭議未見偃息。一向「好鬥爭、輕民生」的特首梁振英繼續執行「一國吃掉兩制」的政治任務,破壞香港社會安寧:由《一國兩制白皮書》到「港大委任副校長風波」,中央背信棄義,破壞《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近期透過梁振英集團,更破壞法治和學術自由兩大香港核心價值磐石;兩位局長突然「被辭職」,反映建制派在梁振英興波作浪之下,亦無從倖免。不單如此,這幾年間香港的社會和經濟狀況因過份偏側的發展,致令民怨沸騰。 「有權必用,用時必盡」的梁振英不走,香港便沒有好日子。梁振英治下的香港社會,離開公平、公義以及和諧是越來越遠,因為市民的福祉並不在當權者的管治日程上。目睹社會上制度失衡,亂象橫生,跨世代的香港人對未來都感到憂心忡忡。 公民黨要求政府一改過去優待權貴、只向普羅大眾開刀的政策方向。我們提倡設立 44 小時標準工時,制訂全民退保;同時發展多元經濟以創富,如推動本地的創意產業、環保工業和漁農業、養殖業等。我們要求政府檢視高地價政策,從多方面包括棕地、軍事用地等覓地建屋,不能向郊野公園開刀。 公民黨以「撥亂反正 香港重生」為來年的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的主旨,正是點出「梁振英下台」是解決問題的起步點,讓制度回歸正常軌道,讓管治回復公義仁愛,讓社會發展更能立足於本土利益之上、讓更多的資源和機會能繫於市民福祉之中,讓香港重現生機。不單如此,政府應以長遠視野,全面審視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政策,不能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態度處理社會問題。

《「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公開宣佈原本「五十年不變」的「一國兩制」提早變質,隨後的「8.31人大決定」將《基本法》設計的無篩選真普選變成有篩選的假普選。在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聯手將香港推入萬劫不復的絕地之際,香港的年輕一代奮然起來展開舉世矚目的「雨傘運動」,令香港人在03年7.1大遊行之後另一次覺醒,讓香港的未來重見希望。 不論結果如何,在經歷一場大規模的政治運動之後,任何一個政府都必須重新建構其管治,制度與人事都要破舊立新,香港特區政府也不例外,制度上既要朝真普選的目標而加速邁進,人事上需要撤換行政長官及其班底,以帶來改變的契機。 雨傘運動引領香港進入新時代,社會改變翻天覆地,市民訴求截然不同。在這關鍵時刻,公民黨認為,唯有突破「8.31人大決定」,盡快落實真普選,才能徹底解決特區管治寸步難行的困境,為香港帶來新希望。

香港已經步入危急存亡之秋。當權者在拆毀行之有效的制度,制度崩壞,不能防止當權者濫權作惡。回歸十六年,由董建華到梁振英,特區政府的管治質素每況愈下,特首的個人操守和能力更「一蟹不如一蟹」。 拂逆主流民意是梁振英為政的「特色」,在免費電視發牌事件中更加暴露無遺:不發牌予香港電視,剝奪市民選擇權,違反商業運作原則, 背離自由經濟原則,扼殺創意產業的發展;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作出決定後不向申請人及公眾作出解釋,違反程序公義,是破壞法治精神;立法會提出引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的動議,中聯辦介入游說議員反對議案,公然違反《基本法》,是令「一國兩制」蕩然無存。 與此同時,立法會大部份建制派議員為維護行政機關,放棄履行《基本法》所賦予監察行政機關的職能,任由政府為所欲為。凡此種種, 皆在顯示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選舉制度不單止無法選出稱職的政治人物,更令香港陷於無法管治的地步,亟需改革。 未來一年,是香港政制走向民主還是專政的分水嶺,更是香港社會步入沉淪還是復興的轉捩點。因此,特區政府必須在政改的工作中充分尊重民意,提出最合乎國際標準及《基本法》框架的民主普選方案, 讓香港政制邁向真正的民主,從而令香港社會重拾反彈的升軌。

The function of the Budget is to facilitate and implement master plans of the government, with adjust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nges in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circumstances. However, Donald Tsang, the Chief Executive, has confined himself as a leader of the “transitional government”, thus evading many long-term development problems in his recent Policy Address. This […]

  • The Civic Party respects your personal privacy and is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your trust and confidence. We believe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The purpose of collecting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form is to complete the purchase concerned and allow the Civic Party to contact you in the future. We are the sole owner of any information we collec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not lent or sold to anyone for any purpose.

  • The Civic Party respects your personal privacy and is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your trust and confidence. We believe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Please take the time to read this policy, and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We strive to protect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may provide us but by law we must allow inspection of the volunteer register. Your personal data will be put into our volunteer database and will be used only for the purposes of arranging volunteer service and communicating with you. We are the sole owner of any information we collec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not lent or sold to anyone for any purpose. You may contact us for enquiry, updating or ceasing the use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 公民黨絕對尊重閣下的個人私隱,並會將資料保密。我們會妥善保存閣下提交予我們的任何個人資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我們。閣下在此表格提供的資料,只用於處理是次購買以及日後與本黨之聯繫。閣下的資料絕對保密,只供本黨保存和參考,絕不會外借或出售,或透露予任何第三者。

  • 公民黨絕對尊重閣下的個人私隱,並會將資料保密。我們會妥善保存閣下提交予我們的任何個人資料。請細閱此私隱政策,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我們。我們藉此表格收集 閣下資料的目的,是處理 閣下的義工申請,閣下所提交的個人資料將儲存於本黨的義工資料庫內,並只會用於本黨安排義工服務及與閣下通訊的用途上。閣下的資料只供本黨保存和參考,絕不會外借或出售。如欲查詢、更改或要求停止使用你的個人資料,請與本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