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儲備 守財多時 救市救人 用在今天
疫情持續升溫,公民黨在2月提出的防疫支援建議,因政府未有落實執行建議,令市民的困境有增無減。因此,我們認為要提出加強版,令市民及中小企,於此困難時刻,仍然保持經濟活力。公民黨有以下建議:
🔸 失業援助金
-如香港永久性居民僱員可證明,2020年1月23日後被解僱,可從特區政府領取每月上限15,000元(或不高於原有入息金額)的失業津貼,最多6個月。
🔸 開工不足津貼
-如香港永久性居民僱員可證明,2020年1月23日後被扣起一半或以上薪金,或每月被要求放取2星期或以上的無薪假期,可從特區政府領取每月上限8,000元(或不高於原有入息的一半金額)的開工不足津貼,最多6個月。
🔸 政府物業減租
-政府擁有的出租物業或商舖,即時減半租,為期半年。
-鼓勵其他地產商讓其出租物業或商舖,都減半租,為期半年。
🔸 暫緩預繳稅
-中產人士及交稅階層,都受到疫情環境拖累,加上交稅日期漸近,建議暫緩薪俸稅、個人入息課稅、利得稅,及預繳稅,為期1年,上限金額為$100,000。
🔸暫停強積金供款,政府將相當於期間的僱主供款額向僱員發放額外津貼
-建議暫停強積金供款,為期6個月,政府將相當於期間的僱主供款額向僱員發放額外津貼,減輕僱員僱主的壓力。
🔸 協助其他行業取得支援,補漏拾遺
-政府首輪抗疫300億基金,未有涵蓋小型業務的東主或從業員,其中包括服務性行業(補習社、教育中心、音樂中心、教車、髮型屋或文化藝術團體)及自僱人士,只要這些公司或自僱人士,能提出證明文件(如有效的商業登記、過去一年曾提交的稅務文件),便可以一筆過領取$80,000元津貼。
-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 》而要即時停業至少14天的店舖,建議向他們提供禁止營業期內100%租金及80%員工薪金的賠償,並對禁業期以外的營業損失,另作賠償,以保障他們不會因即時停業而面臨倒閉。
🔸 落實津貼儘快發放機制
-由於疫情影響市民工作及其家庭生活,防範疫情以致很多事情停頓,市民經濟困難及壓力,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儘快收取津貼金額,以補貼疫情期間所需,實為必要。公民黨建議「先派錢、後審核」的機制,可以利用網上登記系統、18區的民政署或區議員辦事處,為合資格香港永久居民不同津貼計劃進行登記,力求在2星期之內可以取得津貼金額,以解燃眉之急。
🔸 提取MPF個人供款應急
-對於有急切現金需要的人士,可於現正供款的強積金戶口中,提取個人供款不多於30%的金額;並可於未有持續供款的強積金戶口中,提取上限50%金額,用作應付日常開支。
#武漢肺炎 #抗疫支援 #康復香港 #時代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