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藍天白雲香港
「停飛機熄匙」運動
東涌遠離香港市區,本應是空氣質素較佳的地方,但實際上卻是香港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其中一個污染來源,是來自停機後卻未有熄匙的飛機,持續排出的廢氣。
飛機停泊後,為維持機內的照明或空調等系統運作,需要持續耗用電力。但原來現時有超過兩成的飛機,停泊後棄用連接本地電網的地面供電系,依然使用輔助動力系統(Auxiliary Power Unit),以飛機燃料發電,導致產生大量碳排放、空氣污染物及溫室氣體,成為空氣污染的原兇。
由於運行APU時會燃燒燃油,釋出廢氣及噪音,造成大量污染,相比使用地面供電系統,使用APU時的碳排放量高出約9倍。為此,從環保角度應儘量減少使用。事實上,在世界各地機場均有條例規管限定使用APU。如東京成田機場及意大利羅馬國際機場,均限制飛機在離閘時間(Push Back)前十五至三十分鐘,才容許啟動APU。若違規使用,則航空公司有可能被罰款,除非有特別情況向控制塔提出即時申請豁免,例如由於使用地面供電系統供應電力推動冷氣系統,冷氣的效能會比使用APU低,所以部份機師在酷熱天氣下,會選擇使用APU來將客艙溫度降至合理及可接受水平。然而,現時香港國際機場並沒有限制APU的使用。
亦由於現時本港機場並沒有限制使用APU,雖然機管局多次表示在2007年簽署了「清新空氣約章」,鼓勵飛機使用固定地面供電,同時亦表示現時有接近八成飛機有使用地面供電系統,但事實上在本港,是否應用地面供電系統,完全是靠機師或航空公司的自發性選擇,根本無法得知飛機停泊後,到底有多少會完全停止使用APU供電。
根據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2010年香港國際機場的飛機起降量達到306,500架次,預計2030年將達至602,000架次。以2010年數據計算,平均每日起落架次為840架次,即每日有420架飛機使用香港國際機場,而每架飛機停留約80分鐘,以補充燃料及上落乘客。
APU每小時約燃燒120KG(B737)至300KG(B747)燃油,如限制飛機只能在離閘時間(push back)前三十分鐘才容許使用APU,即可以減省五十分鐘APU使用時間。如以耗油量中位數作出計算(即210KG)﹐每班飛機將可減少燃燒175KG燃油﹐即每日共73.5公噸。
現在飛機燃油每公噸約為HKD$8,500,如實行飛機停機熄匙計劃,每日航空公司將可節省約HKD$63萬的燃油開支,同時大量減少污染。
為此,公民黨今天展開「停飛機熄匙」運動,提出以下訴求:
1. 呼籲機管局在一年內,規定所有飛機停機熄匙,規管APU的使用;
2. 機管局應推出措施,實行「清新空氣約章」承諾,吸引機師及航空公司使用地面供電系統;
3. 呼籲所有航空公司簽訂「清新空氣約章」,保護環境,減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