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二零一三年八月二十一日)
保空間 求發展
為本地街頭藝人爭取全面藝術政策
為了協助本土街頭藝人爭取全面的藝術政策,維護生存空間及發揚街頭藝術,公民黨陳家洛立法會議員辦事處及青年公民今日下午於銅鑼灣行人專用區舉行了「街頭藝術大匯集」 的活動,邀請了一批於旺角行人專用區及香港文化中心外藝墟進行街頭藝術的藝術工作者,以藝術創作及表演的形式,向市民表達他們的困難境況及訴求。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洛表示,過去政府缺乏長遠藝術政策,只將資源集中於西九,卻忽略了本土街頭藝術的發展。他更批評政府一直以行乞、阻街、遊蕩或擾亂公眾秩序來阻止甚至拘控街頭表演者,不能解決問題本身,反而製造更多不必要矛盾。他建議政府當局必須正視問題,制訂支援本地街頭藝術的政策,並撥出相關的資源,為香港創造「文化表演街」,讓本地表演者發揮所長,公眾亦可認識更多不同的藝術。
對於今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網誌表示,計劃未來興建類似觀塘繞道天橋底,可供團體表演的非正式場地,為商貿區注入文化活力,陳家洛回應指司長坐言就要起行,並邀約司長與各區表演團隊見面商討細節。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指出,他早於2010年處理街頭藝人Mr Funny被拘控的個案時已跟進街頭藝術的發展問題。他表示,警方曾一度發出內部指引,要求警方因應客觀情況處理針對對街頭藝人的投訴,但近日有關指引似乎未見有執行,繼續有街頭表演者遭驅趕及拘控。他認為,若政府支援好街頭藝術的發展,就可達到「街頭藝術者能發揮所長」、「香港市民認識更多街頭藝術」、「帶旺周邊商舖生意」及「提高城市的文化吸引力」的四贏局面。
陳家洛與尖沙咀文化中心外藝墟的代表徐先生及劉先生一起述說在藝墟的發展困境。徐先生表示,藝墟運作至今已十二年,是一個有規模和有規管的文化藝術空間,更深受海外遊客歡迎。對於康文署僵化的管理,藝墟的藝術工作者均感到費解,他們不明白為何康文署要改由非政府機構承接管理藝墟及減少運作的時間,並要求康文署繼續讓藝墟內的街頭藝人繼續經營。
公民黨強烈要求政府當局尊重本地街頭藝術文化,並制訂全面的政策措施,便利街頭藝術的發展。文化中心藝墟的街頭藝人更具體要求長期繼續藝墟的運作,讓街頭藝人獲得展示其藝術的空間。
旺角行人專用區代表:羅金榮(結他自彈自唱)、雄樂館(二人組合,電子琴自彈自唱)、羅Sir(畫家,表演速寫)及3L(四人組合 – 1鼓手、2結他及1主唱)
尖沙咀藝墟代表:徐先生(Q版人像畫家)、溫先生(油畫家)及劉先生(鐵線手工藝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