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黨今(7月16日)召開記者招待會,公布就「土地大辯論」民調結果,以及就「丁屋截龍」提出政策倡議。
公民黨於7月5日至7月15日期間,以電話隨機抽樣方式進行調查,成功訪問696位受訪者。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指出民意相當明顯,大部分(74%)受訪者支持政府取消丁權並發展鄉村式地帶,用作興建房屋;反對的只有一成。另外,在發展私人農地方面,民調顯示有五成六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應運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私人發展商的農地發展;只有兩成三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應以公私營合作的模式,即由政府提供基建發展私人農地。(詳細民調結果可參考附一)
基於上述民調,譚文豪認為,現時有不少土地可供政府建屋,且具民意支持,包括發展「鄉村式地帶」閒置官地、以《收回土地條例》發展地產商囤積的私人農地等,不應該動輒填海。同時,他認為調查結果反映,政府不應以公私營合作的模式發展私人農地,以免出現官商勾結的情況。
公民黨油尖旺區區議員余德寶指出,他身為油尖旺區區議員,經常有家住劏房的街坊與他反映住屋困難,因此,政府應儘快興建更多公營房屋,以紓民困。
在民調當中,74%受訪者支持政府取消丁權並發展鄉村式地帶。譚文豪認為,這正正反映小型屋宇政策不得民心。現時香港家庭住戶的人均居住面積僅161平方呎;相反,男性原居民卻與生俱來擁有申請興建2100平方呎丁屋的特權。小型屋宇政策有違平等的核心價值,亦嚴重浪費香港珍貴的土地資源。
譚文豪認為丁權無限,而香港土地有限,政府不能無止境地滿足原居民的丁屋需求。他要求政府儘快檢討小型屋宇政策,為丁屋截龍。他倡議政府可停止「私人協約批地」(即向原居民批出政府土地以建丁屋)的做法,並重新改劃目前「鄉村式發展」地帶的涵概範圍,將現時932.9公頃閒置官地剔出「鄉村式發展」地帶,以便政府作全面規劃發展。(詳細倡議可參考附二)
他指出政府經常以土地零碎為藉口,拒絕發展閒置預留官地。事實上,在「鄉村式發展」用地或附近土地上往往有大量棕地作業,即現時用作貨櫃場、倉庫及停車場的土地。只要政府同時發展閒置官地附近的棕地,便可整合零散地段,善用土地。他以蝦尾新村作例子,閒置官地多與棕地相連,土地多已平整,且附近設有道路交通配套。若然政府同時發展位於蝦尾新村的閒置官地及附近多塊的棕地,可供發展土地至少可達6公頃,推算可即時解決近1萬人的住屋需求。
公民黨青衣地區發展主任譚家浚表示,政府應該取消現行原居民能夠以市值三份二的地價,獲批政府土地以建丁屋的優惠政策,使原居民只能使用村界內的私人土地興建丁屋,做法可大大壓抑本港對小型屋宇的土地需求。
此外,譚家浚亦呼籲政府應正視現時丁屋僭建、套丁等濫用小型屋宇政府的情況,並加強執法,不能姑息長期違規者。
附一:詳細民調結果
附二:「丁屋截龍」政策倡議建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