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主持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發表人口政策諮詢文件(‘文件’),諮詢期至2月23日為止。
可是,政府並沒有就人口政策的以下問題諮詢公眾,是一份不合格的諮詢文件:-
1. 應否設定香港人口上限
2. 應否檢討現行單程證審批制度
3. 如何鼓勵本地年輕夫婦生育
就此,公民黨已於2月5日至2月11日期間,以隨機電話抽樣方式,訪問了1365名市民,結果如下:-
一。近七成市民同意本港應根據承擔能力,設立人口上限。
二。近七成市民同意檢討現時每日150個的單程證配額。
三。七成市民同意政府應有單程證審批權。
四。七成市民同意提倡延長現時65歲退休年齡。
五。近七成市民同意政府應推出房屋及稅務優惠等措施鼓勵本地夫婦生育。
結果分析及建議
一。
林鄭月娥司長在文件開首已明言,如設定人口上限,只會加劇香港面對的人口挑戰;但是次調查結果顯示,高達七成市民同意本港應根據承擔能力設定人口上限,林司長的立場明顯違反民意。
香港政府近日經常聲稱,為了應付未來人口增長,要推行多個開發土地項目,包括大規模填海、興建人工島、發展新界東北、洪水橋計劃、加快市區重建及開發郊野公園,及其他「盲搶地」項目,以增加土地儲備。既然香港欠缺土地,為何不設定人口上限?另外,本港福利、醫療、教育、交通配套已達飽和,人口繼續膨脹,只會令香港社會問題惡化。
公民黨認為,政府應詳細評估香港的承擔能力,推算可應付的移民人口,否則這只是一場假諮詢。
二。
文件忽略了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檢討現行單程證審批制度。公民黨調查結果顯示,高達七成市民同意檢討每日單程證限額,亦有七成市民同意特區政府應有單程證審批權。
公民黨同意,單程證制度應優先讓中港家庭團聚;但香港沒有審批權,既不能保障家庭團聚權利,亦無法保證新來港人士為香港社會需要的人才;他們甚至未必可以適應香港社會,以致製造更多社會問題及加深中港矛盾。
現時香港沒有單程證審批權,亦沒有檢討單程證限額,只能被動接收人口,無法制定主動的人口政策。公民黨建議,政府應爭取單程證審批權,另外亦應根據本港承擔能力,檢討單程證名額。
三。
文件中提到要鼓勵本地夫婦生育,但同時明言單程證將繼續成為香港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文件更指出生兒育女屬家事範圍,政府不應干預。
但如果生育屬家事範圍,整份文件是否一堆廢紙?事實上,人口老化是所有已發展國家及地區的共同難題,各地政府均提出各種鼓勵生育措施,包括興建公共房屋、提供稅務優惠、甚至現金津貼,吸引年輕夫婦生育,解決人口老化問題。
香港政府應研究如何鼓勵年輕夫婦生育,而不是默許以單程證作為補充人口的主要來源。公民黨建議夫婦生育後的首三年可獲退稅,上限為每年$36,000,以減輕父母的負擔,讓父母有更多資源預備孩子日後的發展,同時政府研究推出更多鼓勵生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