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燈扮傻 中電縮沙
公民黨呼籲兩電停止誤導市民
公民黨對於兩電加價及其後多次調整的決定進行了詳細分析,發現兩電提供的資料前後矛盾,不但有很多疑團未解,更未用盡減價的空間,使市民承受不必要的負擔。
一、港燈
港燈自12月13日宣佈加價6.3%後,在12月16日表示回應市民訴求,但只是調整電費結構,真正加幅維持6.3%不變。事實上,港燈的電價比中電一向高出約三成,自從現今的管制協議在2009年1月1日生效至今(即三年內),港島居民比九龍及新界居民額外支出的電費已達93億元,即港島區的56萬用?平均每?多付1.6萬元,對民生及經濟均有負面影響。

註:港燈在2009-2011年每年售電量約109億度,用戶數目約56.6萬戶。
相對於中電近日調整電價加幅的回應,港燈有兩項明顯不足之處,卻一味「扮傻」,低調回應:
1. 港燈與差餉物業估價署,就地租計算發生爭拗的案件,終審法院早於去年6月裁定政府需要向港燈,退回多收的差餉和利息一億六千多萬元,但港燈並未將退款回饋市民,此舉可使每度電加幅降低1.5仙。
2. 港燈的燃料價收費每度電增加6.8仙,比中電的燃料價收費只增加3.7仙,高出84%之鉅。若果港燈只採用中電的加幅3.7仙,則可使每度電加幅降低3.1仙。事實上,港燈的超高燃料費加幅令人質疑,它本身控制燃料成本是否不力,市民亦無從監察港燈簽訂的燃料合同是否合理。現今要求市民全額承擔,只是變相鼓勵港燈毋須盡力控制燃料成本。

二、中電
中電在12月13日宣佈加價,隨後在12月21日及30日公佈兩次調整,雖然整體加幅下降,但下調幅度主要倚賴一次性的地?及差餉回饋,燃料附加費的加幅反而由21日宣佈的2仙上調至3.7仙。既然中電在21日已接受燃料帳負結餘可以增加,現今斷無反悔之理。所以公民黨認為,中電應將燃料附加費的加幅由3.7仙下調回2仙,不能臨尾「縮沙」。

三、總結
今次兩電加價的爭議,反映出政府監管模式的嚴重缺失。即使兩電玩弄數字遊戲掩飾真相,市民亦無從監察。真正維護公眾利益,必須三管齊下:其一是促使兩電接受符合市場水平的合理回報,其二是促使兩電提高投資效益,其三是促使兩電持續提升環保及減排標準。今次兩電在公眾壓力下微調電費加幅,其實是玩弄掩眼法,全騷不著癢處。調整後兩電的實收回報沒有減少(因少收部份可在將來追加),也沒有壓力提高效益或降低實報實銷的經營成本。
為了悍衛市民利益和增加城市競爭力,公民黨將會採取以下行動:
1. 要求港燈和中電將2012電價加幅分別降低至2.6%和3.1%,並在全港各區發起「降低加幅、公開帳目」的簽名運動;
2. 要求政府根據管制協議條款,啟動「發展計劃檢討」程序,促使兩電修訂投資方案,重估資產,壓縮成本和理順帳目,從而降低未來的電價。整個程序應在陽光下進行,若果兩電不願意公開資料,政府便應支持立法會動用特權法,超越管制協議的束縛,使檢討程序既合法亦合乎公眾利益。
3. 要求政府根據管制協議馬上開展2013年中期檢討的準備工作,開展公眾諮詢,制訂加強監管及促使回報趨近市場合理水平的方案,與兩電展開談判。
為達致上述目標,余若薇議員將於1月18日在立法會提出動議辯論。公民黨為此成立「電力市場改革專責小組」,由副主席黎廣德和環境及可持續發展支部主席司馬文負責,邀請專學者提供意見,務求替市民持續監察,使電力市場盡早開放,符合公眾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