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今天(三月十九日)召開記者招待會,發表官方對「明日願景」的工程造價和效益的粗略估算。公民黨議員郭家麒、譚文豪和陳淑莊回應如下。
郭家麒指出,政府以土地不足為由開展「明日大嶼」計劃,實為欺騙市民。過千公頃的人工島容納高達70萬至110萬人,遠超香港人口的需求。郭質疑政府填海是大灣區計劃一部分,目標是讓內地人來港搶購豪宅。
郭家麒又批評,政府故意壓低交通運輸網絡工程造價,在估算內未有涵蓋已規劃的十一號幹線,以及計劃內「可能的道路/鐵路連接網絡」。他指出,今次政府提出只有兩條連接路接駁人工島,形容計劃荒謬。他舉例,青衣居住人口有近20萬,但設有多條大橋連接疏導交通,東大嶼如政府所言有過百萬人口居住,兩條連接路根本不足以應付交通需要。郭家麒指政府根本是欺騙市民、「報細數」,「當米已成炊,把海砂倒了落海後,返唔到轉頭後,超支就要繼續興建。」
發展局亦辯稱單靠交椅洲人工島的賣地收入就足以支付建島成本。譚文豪直指政府估算賣地收入的算式荒謬。據政府估計,若在人工島上興建45 000個房屋單位,預計的賣地收益便至少達7 070億,此數字遠超填海造島所需的6 245億。以此算式計算,每個單位單是地價、未計及發展商的建築成本便超過1 500萬。他認為估價絕不保守,完全脫離現實,批評政府試圖「篤數」,以製造造島收入高於成本的假象。
譚文豪亦質疑政府控制人工島基礎建設配套成本的能力。在記者招待會上,有傳媒擔心人工島及其相關基建項目將會嚴重超支,發展局局長回應稱政府將會成立「主要項目精英學院」和「升格項目成本管理辦事處」,而有關舉動將可有效控制上述基礎建設的成本,呼籲市民不必過分擔心人工島將會超支。他諷刺政府的思維天真離地,盲目相信成立委員會就能解決一切問題,說法公然侮辱港人智慧。
譚文豪亦相信,只要政府停止新界丁屋政策,便可騰出900公頃的土地,已幾乎等同交椅洲人工島填海面積。
公民黨陳淑莊議員批評「明日大嶼」計劃是「沉迷基建,倒錢落海」。陳議員指出,香港每年可產生適合填海的隋性物料,但根本不敷應用;雖然以機砂填海比較便宜,但對環境造成更大的污染,最終仍需要購買昂貴的海砂。
陳議員亦批評「明日大嶼」人工島只比海平面高6至7米,難以應付全球暖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及熱帶風暴帶來的風暴潮,當全球各國都為未來氣候變化做好準備,香港卻興建大型人工島,是反其道而行;另外,陳議員亦質疑當局為了「北發展,南保育」成立10億元大嶼山保育基金,以及加強打擊破壞環境的活動,只是欺騙市民的藉口,因為不論有沒有「明日大嶼」,當局亦應早已落實有關保育工作。
最後,陳議員認為當局必須檢討以「鐵路加物業」模式作為其中一個融資選項,因為港鐵已經壟斷香港鐵路發展,沒有任何競爭者,「鐵路加物業」模式只是明益早而淪落的港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