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黨對2008/09年度特首施政報告的回應
疑似有心,但憂無力
對於今次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承諾,公民黨認為部分具體措施或政策貼近公民黨一直的主張,小至在公屋加裝升降機、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大至立法保障跨行業最低工資。公民黨認為施政報告對改善現狀的種種承諾「疑似有心」,但卻擔心政府要落實這些措施時「無力執行」。
特首在施政報告中點出,香港面臨四大挑戰,包括外圍經濟環境、平衡社會利益和維護社會公義、市民對生活質素的期望、管治能力及民眾對政府的信心,卻又偏偏無法提供實際解決辦法。政府處理愈重大的社會問題時,就愈顯得茫無頭緒,遑論執行解決問題的措施或政策。
就經濟而言,縱然特首承諾主持特別委員會,關注金融風暴對香港經濟造成的影響,但是次「迷你債券」風波所顯示的根本問題,其實不是香港沒有法例或機制去監管金融機構,只是機構執行不力。公民黨亦多次提出許多解決方向和具體建議,例如設立一站式調解及仲裁機制,但特首對此仍毫無掌握,根本沒有對症下藥。
政制方面,特首一樣漠視民主與民生從來是息息相關的關鍵,今年施政報告,在政制發展方面交白卷,對於如何推進政制改革,沒有頭緒;時至今日,公民黨不斷要求特首回應應否「廢除功能組別才有真正普選」,但特首仍含糊其詞。
在政府管治上,特首對於如何消除巿民對政府官商勾結、親疏有別、用人唯親的印象,以及解決政治任命官員所衍生的問題,一樣通通交白卷,這難免挫弱巿民對特區施政的信心。
就民生議題方面,縱然施政報告中落實跨行業最低工資的建議,完全符合公民黨早於45條關注組時的主張,但公民黨希望政府盡快落實。公民黨一直堅持立法制訂跨行業最低工資,原因是特區政府簽署確認《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七條規定:政府應確保工人最低限度的收入,足以為自己及家人提供合理生活水平,因此,公民黨希望政府日後訂金的最低工資金額合理。
值得關注是施政報告中第66段所述:「由於每人的家庭需要不盡相同,最低工資保障的收入,並不一定足以支付每名僱員的家庭開支。有需要的僱員可以透過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獲得適當的補助,這樣可鼓勵身體健全及有工作能力的綜援受助人重投社會工作,從受助走向自強。」,令人擔心將來最低工資水平訂得過低,在職人士及其家人未能靠微薄的收入過有尊嚴的生活。
公民黨歡迎政府將生果金金額調高至一千元。但是,特首一方面認同生果金是表達對長者的尊敬,但另一方面又增設審查入息或資產制度,公民黨對此感到失望。
公民黨歡迎政府在天水圍興建新醫院,可是要遲至2015年才落成,公民黨希望這項工程盡快上馬並及早落成,才能切合該社區的醫療需要。
環保方面,政府接納公民黨一貫主張,依據世衛指引,引入改善空氣質素的指標,公民黨對政府未就此提供時間表表示失望;同樣,政府未有就能源效應標籤計劃及生產者責任制計劃的第二階段立法工作提供落實時間表,表示失望。
教育方面,今次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毫無新猷,唯獨利用莫大篇幅談及國民教育。公民黨認同香港人應多認識國家,但憂慮政府推行的國民教育中愛國的定義過於狹隘,造成社會分化。
食物安全方面,政府同樣掌握不到解決的竅門,以致面對一次又次的食物安全事故,總是束手無策,或反應遲緩,無法恢復市民對食物安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