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個公共屋邨的食水含鉛量超出世衛標準,令到不少公屋居民人心惶惶,但政府未能提出即時性措施釋除居民疑慮。「鉛水事件」同時揭露了現時政府部門監督預製組件及安裝水喉的機制出現問題。有見及此,公民黨提出12項建議,從短期、中期及長期採取措施,防止同類事件再發生,讓居民安心享用食水:
短期措施:
1. 根據消費者委員會早前發表的報告,獲得NSF第53號認證的濾水器可以去除水中的鉛金屬。政府應該即時為受鉛水影響住戶安裝NSF第53號認證的濾水器,讓居民可以即使用住戶內的食水。
2. 「鉛水事件」正不斷擴大,除啟晴邨、葵聯邨和水泉澳邨外、政府公布榮昌邨有食水樣本同樣驗出含鉛量超標。事件已導致公屋居民人心惶惶,政府應分批為全港公屋驗水,以安民心。
3. 「鉛水事件」為受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政府應該為受事件影響的公屋住戶代繳水費,以作補償,直至事件得到妥善解決。
4. 政府作為公共屋邨的最大業主,實有責任確保租戶可享用安全食水。「鉛水事件」得以妥善解決之前,當局應豁免受影響公屋住戶的租金。
5. 政府應擴大受影響屋邨居民的驗血範圍,除現時的高風險人士,即六歲以下幼童、孕婦及餵哺母乳人士外,亦應將六至十二歲兒童包括在優先之列內,並逐步擴展至為所有居民驗血
中期措施:
6. 為了令到公屋居民可以回復正常生活,安心地使用住所內的食水,當局應盡快安排為受「鉛水事件」影響的公屋住戶安排更換食水喉。
7. 政府對安裝水喉的監管措施不足,現時水喉匠須將擬安裝的喉管及配件交水務署審批,但要求不包括用以接駁水喉的燒焊物。各政府部門應加強監督安裝水喉的工作,防止有水喉匠使用含鉛燒焊物。
8. 目前內地澆鑄預製組件缺乏監管,政府應立即檢討機制,並派員到內地嚴格監督澆鑄預製組件的工序以確保質量。
9. 目前家居裝修甚至大廈更換水管一般都沒有聘用持牌水喉匠。即使有都未必向水務署匯報。物料質量亦成疑。當局應加強大廈維修及私人住所更換水喉的監管。
10. 水務署有必要定期測試其名冊內的喉管及配件並更新名冊,將更有效監管有關物料。
11. 現時「大廈優質供水認可計劃-食水」的水質測試不包括含鉛量或其他重金屬,當局應改善這項計劃並加入檢驗食水中金屬含量是否超標。
長期措施:
12. 研究訂立新的「安全飲用水」法例,集中規管食水安全,範圍應全面涵蓋食水質量、輸水計備、供水系統的安全等,以保障市民得到安全的飲用水。除此之外,公民黨亦會準備提出私人草案,就此立法。
驗水結果:
公民黨早前應居民要求到不同屋邨/屋苑抽水樣本進行化驗,首輪 147個樣本已經完成檢測,結果全部合符世衛標準,即低於每公升10微克 (10ppb)。礙於資源有限,個別地區樣本測試數目暫時較少,我們會繼續密切關注事態發展,維護居民的食水安全。公民黨亦建議居民定期(例如每一年一次)抽取食水樣本化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