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黨新任黨魁梁家傑對黨員的話
梁家傑昨日(1月8日)在黨周年大會當選公民黨黨魁,今天以電郵方式,向黨員補發昨日因議程緊迫而未能向黨員發表的3000字講話(詳見下文)。此外,梁家傑以黨魁身分的第一個活動,是今天下午前往台北,應Heritage Foundation邀請明早在一個論壇演講,主題是“Democracy Building in Interesting Times”
主席,各位黨員,黨友
未來兩年將是香港民主運動,以致公民黨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際此關鍵時刻,黨的兄弟姊妹委我以黨魁重任,實深感榮幸,亦知任重道遠。要有余若薇舉重若輕的從容;要在複雜多變的政治角力中履險如夷,不能沒有大家不時提點和糾正。眼見越來越多黨員願意為黨和民主運動作無償的付出,我深信未來兩年當黨魁之路,會因有大家作伴而不會孤單。
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在於資源和財富分配不均。在既得利益透過功能組別繼續壟斷政治權力的情況下,這深層次矛盾只會有增無減。面對通脹和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問題,有權無票的政府顯得怯懦。對於做成深層次矛盾的核心問題視若無睹,連作長遠社會規劃和投資也不願。天天只在見火撲火,見招拆招。儼如跛腳鴨看守政府般,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拖得就拖。拖延不會令社會問題消失;到問題大得解決不來,香港也就會被拖垮!
我黨一直堅信,政黨政治,一人一票選特首,一人一票選全體立法會議員是唯一出路。當我們的特首有充分的政治認受性,有權亦有票時,他才能經充分考量各方意見後作出平衡,以香港整體福祉作依歸,切實提出更好、更公道的方案為香港解困。
可惜,去年6月立法會通過的2012政改方案,跟這方向背道而馳,使香港出現普及和平等選舉的機會更形渺茫。最近,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表明經改良的功能組別可符合普選原則;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亦指由功能組別選民先選出2-3名候選人,再開放予全民普選的安排已獲商界支持。經他們放話後,中央只放投票權,卻牢牢緊握提名和參選權,讓功能組別可以千秋萬世的格局,大致定下來。我黨有責任向香港人講清楚,走這條路與真普選南轅北轍,深層次矛盾做成的不公和分化,將繼續是香港人的夢魘,讓大家知所警惕。
我黨一直堅守原則,據理力爭,反對不能達致投票、提名與參選三權歸一的假普選方案。在以五區公投作啟蒙的「新民主運動」中,充分表現出信任選民,願意動員選民的堅定立場。在2011年的區議會和選舉委員會選舉,及2012年的特首和立法會共4個選舉中,我黨必須延續「新民主運動」,動員香港人,繼續清楚表態,要求打破特權壟斷,廢除功能組別。這4個選舉,將會是我黨發展的重要里程,亦是考驗我黨能力的關鍵時刻。
我黨的能力,尤以動員能力最受考驗。
我黨的首要任務,將是動員年青人、中產者、勞動階層、中小企業和一眾冇權、冇票、冇錢,老、弱、傷、殘和被邊緣化的弱勢社群,以理性務實的態度,憑公民自救的覺醒,用專業溫和的手段,參與建設一個「我們所要的香港」。
年青人在特權壟斷格局中首當其衝,成為最令人痛心的犧牲品。正因為特權壟斷,年青人憑創業突圍的機會變得渺茫。從守護天星、皇后碼頭到反高鐵、護菜園;從反對屏風樓、完善城市規劃到反對官商勾結、建立「與民共議」文化,年青人都能投入參與,分析並批判社會的不公義,盡顯魄力和創意。在以五區公投作啟蒙的「新民主運動」中,年青人更以堅韌的勇氣,為香港這個他們安生立命之所作出承擔,為新民主運動做應該做的事!香港要有希望,年青人必須能以知識脫貧,自強不息,透過公平競爭,得享自力更生的成果。我黨要與年青人和關心他們的父母站在一起,爭取完善基礎和大學教育,打破地產霸權壟斷經濟之局,改變年青人只能為它們服務和進貢利潤的宿命。
中產者是現今香港最受壓的一層。他們上有父母,下有兒女。由於社會政策未能做到老有所養,教育政策亦未能使父母一心一意讓兒女在本地就學,結果稅是納了不少,但還是要自掏腰包,支持父母的生活和醫藥費,保送兒女到外國讀書。這是不可接受的。我黨要與中產者站在一起,爭取減低中產者負擔社會成本的比例,投放公共資源在基礎社會建設,減輕他們肩上的擔子,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
勞動階層在工時長,人工低,福利少,法例保障不足的境況下工作,香港是個崇尚仁愛公義的社會,我們不能對此坐視不理。我黨要與勞動階層站在一起,爭取還工人以應有的尊嚴。
中小企業的營商環境日趨困難。地貴、租貴,盈利稍有增長即隨時面臨幾倍的租金加幅;同時,因為大財團壟斷之局難破,競爭往往絕不公平。60年代由經營小本生意起家終成世界級富豪的例子,現在幾乎已成絕唱。我黨要與中小企業站在一起,爭取改善營商環境,使小本經營者能獲得應有和合理回報。
我黨也要與一眾冇權、冇票、冇錢,老、弱、傷、殘和被邊緣化的弱勢社群站在一起,爭取全民退休保障早日實行,做好香港人口老齡化的準備,完善綜合援助制度和對殘障人士的照顧。務使香港經濟的蓬勃發展能惠及每一個香港人。
要動員群眾,除了靠一個清晰的願景和可以付諸實行的政策外,還得靠牢固的社區支援網絡。公民黨必須加倍努力做好緊貼民生的工作,扎根地區。具豐富服務社區經驗的黨員,應透過黨內資源和經驗分享平台,與有志服務街坊的地區發展者多交流,形成一支強大的地區工作團隊,務以「街坊要幫忙,梗有公民黨?左近」作目標。
公民黨要贏得香港人信任,並增加動員能力,就必須秉持自創黨以來,以執政思維作指導,進行社會政策研究的方向;用專業、務實、講理性、重原則的態度,向選民闡釋並推動一直持守的香港願景和價值,透過不懈的辯論和廣泛的倡議,用摩登政黨的方法,在各不同利益集體之間建立跨階層的社會共識,爭取最大的民眾支持。
越接近選舉,政治形勢越波譎雲詭,凶險非常。我黨上下,必以正直誠實自持。我們當然要提防擺明車馬的親建制政黨,但更須警惕的,是那些以理性溫和做幌子,不惜魚目混珠、混淆中產價值,用似是而非的手段蒙騙香港人的政治勢力。我黨必須時刻提醒香港人,這些政治勢力最終還是服務權貴,向既得利益靠攏。在關鍵時刻,它們都會選擇作高牆,不會站在雞蛋的一方。
民主派只有團結的需要,沒有分裂的條件。民主派中不同政黨,對形勢的研判,可以因黨而異,因人有別,沒甚麼大不了。在選舉時進行公平競爭,擺事實,講道理,爭支持,亦屬必然。透過公平、公開的積極競爭,我們有理由相信可以擴闊民主派的光譜,吸納更多的支持者。但千萬要恪守的底線,是不能惡言相對,互相攻訐,損害民主同路人的情誼,讓別人可拉一派打一派,乘機進行分化。不同的民主派朋友間,要透過不歇溝通,務求達致互相明白和諒解,求同存異,團結最多數的同路人。只要是透過理性辯論,以理服人,最終結果就取決於選民的意向了。
一如既往,公民黨將繼續尋求與中央主管香港事務者溝通。只要沒有前設條件和無需放棄原則,我黨隨時準備好跟中央官員討論共同關心的議題。我們亦會繼續發展跟台灣和國際友人的網絡,讓他們明白公民黨在香港爭取普及和平等選舉的立場,以及遇到的困難。
在香港爭民主,吃力不討好,付出不一定有回報。我們仍樂此不疲,是因為對平等、公道、民主等普世價值有所追求;對保障人權、自由、法治的制度有所執著。讓我們憑著這份追求和執著,互相扶持和鼓勵,繼續我們追求理想的路!
未來兩年,是香港民主運動的關鍵時刻。民主運動需要公民黨;公民黨需要你們每一位。自創黨以來,你我在黨的旗幟下,一齊經歷了2006年的選舉委員會界別選舉;2007年的特首選舉,港島區補選和區議會選舉;也經歷了2008年的立法會選舉及2010年的五區公投運動。大家都付出了很多,犧牲了不少。黨員和黨友,加上支持我們的人,正是公民黨最能倚靠的資源。亦是因為我們的願意付出,公民黨才能一步一腳印的走到今天。過去5年的路不容易,前面的2年更荊棘滿途;但有你同行,我一定不會孤單。
我明白自己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我向你們承諾將盡我之所能,在黨主席的領導和各位兄弟姊妹的提點下,做好黨魁的工作。為民主運動薪火相傳,為公民黨承先啟後,貢獻我能做的。
現在距離區議會和選舉委員會界別選舉只有11個月的時間。公民黨將要持續推動「新民主運動」,鼓勵全民參與,誠任重而道遠。就讓我們同心同德,一起落區、一起管理好我們的團隊,與公民社會肩並肩,與民主路上的朋友手牽手,從容面對未來的挑戰,為香港和中國的民主、法治、人權和自由,做我們應該做的,做我們可以做的。好讓我們向下一代負責,向歷史承傳作交待!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