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楊岳橋、區議員鄭達鴻和余德寶晚上就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公眾諮詢與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及發展局代表會面,席間四位議員向黃主席提交了公民黨就香港未來土地供應規劃的建議書。
公民黨認為整個諮詢期不停強調香港必須增加土地供應解決市民面對房屋「貴、細、擠」的問題,但政府卻對現時有大量的閒置土地置之不理,包括:(1) 發展商囤積多年的農地,面積達至少1,000公頃;(2) 俗稱「丁屋土地」的鄉村式發展地帶,面積約3,380公頃;以及(3) 1,300公頃的棕地 可於短中期內使用。公民黨同時亦認為現時諮詢文件只討論部分覓地方式,卻不談及土地分配房屋政策及發展優次,只是隱瞞土地短缺成因,企圖袒護囤地集團的利益,根本無法解決現時的土地及房屋問題。
公民黨議員亦於席上向黃主席提交公民黨於7月5日至15日期間,以問卷隨機抽樣方式,就香港未來的土地規劃進行民調,將市民真正的意見反映給專責小組。
以下是公民黨各位議員根據民調結果,向黃遠輝提出的四大倡議:
1. 丁屋截龍 釋放土地
譚文豪認為丁權無限,而香港土地有限,政府不能無止境地滿足原居民的丁屋需求。他要求政府儘快檢討小型屋宇政策,為丁屋截龍。他倡議政府可停止「私人協約批地」(即向原居民批出政府土地以建丁屋)的做法,並重新改劃目前「鄉村式發展」地帶的涵概範圍,將現時932.9公頃閒置官地剔出「鄉村式發展」地帶,以便政府作全面規劃發展。公民黨認為在「鄉村式發展」用地或附近土地上往往有大量棕地作業,即現時用作貨櫃場、倉庫及停車場的土地,因此認為只要政府同時發展閒置官地附近的棕地,便可整合零散地段,善用土地。以蝦尾新村為例,整合村內的閒置官地及附近多塊的棕地後蝦尾新村的閒置官地及附近多塊的棕地。
2. 研究利用《收回土地條例》興建公營房屋
余德寶指出現時有大量的土地未被善用,包括發展商多年來囤積超過1,000公頃農地,部分農地已被破壞用作棕地作業,本港現時亦有約1,300公頃的棕地。公民黨認為政府可以引用《土地收回條例》徵收發展商囤積多年的農地,以及收回現有棕地,作出策略性的規劃及發展。余補充政府引用條例收地前,須確立「公眾用途」,例如發展新市鎮、發展公屋、興建社區設施。現時政府覓地作長遠發展正好符合上述「公眾用途」,政府不應有例不用。
3. 任何不可逆轉的選擇都應該放至最後考慮
公民黨反對開發任何屬於郊野公園範圍的土地,同時亦反對發展東大嶼填海的選項。鄭達鴻指出,郊野公園不是香港的土地儲備,亦不只是讓香港市民休憩之用;郊野公園範圍內包括集水區,為香港帶來珍貴的水資源,郊野公園一旦被發展,將嚴重影響香港的食水供應。公民黨重申,「郊野公園邊陲地帶」之說實屬誤導,因為這些土地已是郊野公園範圍,開發郊野公園的先例一旦打開,將對香港的自然生態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後患無窮。
4. 優先釋放粉嶺高爾夫球場
公民黨認為應全面檢討並研究適量收回私人遊樂場地用地,釋放部分用地作公共體育設施用途為或重新規劃作其他發展。有關現時最受爭議的粉嶺高爾夫球場,在基礎建設成熟,例如有足夠交通設施作為前題下,絕對支持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用地作發展,使土地資源能更有效地的運用。公民黨認為政府長遠應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用作興建房屋及其他配套設施,短期紓緩香港的房屋土地短缺,並提醒政府及專責小組必須回應市民希望收回粉嶺高球場作興建公營房屋的期望。近日,有傳媒報導指政府將保留高爾夫球場用地,就此,楊岳橋向黃遠輝求證,黃指小組並沒有收到有關消息。另外,楊提醒專責小組內多人持有私人體育會會籍 ,在小組作總結時有關委員必須避嫌。
其他建議
除以上四大倡議外,譚文豪指認為政府亦應採取「棕土優先」的政策開發土地。政府應該訂立發展棕地的政策,全面收回1,300公頃棕地,並以更合符效益的方法整合原先棕地作業。
譚文豪指小組提供18選項予市民選擇,市民固之然取易不取難,惟根本問題在於政府及小組從沒有提供全港土地資源分布,單單指出現有土地已不足使用,在資訊不均等的情況下,要市民在18個選項作出選擇並不公允。會上,黃遠輝指所有成員必須申報利益,如有任何利益衝突,小組成員將需要避席。公民黨提醒小組並非政府的代言人,無須為政府的說法背書。相反,小組有責任向政府當局如實反映市民的意見。
公民黨就《香港土地供應的規劃》意見書:goo.gl/Xhfm7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