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黨黨魁、立法會議員梁家傑獲邀請,出席於五月十八日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與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先生之會面。下面為梁家傑就是次會面所準備的談話備忘錄,以記錄在是次會面中梁主要想表達的觀點。是份備忘錄將於會面後交予委員長的隨員、以及傳媒和各方友好。
會面安排
感謝委員長於訪港期間,撥出時間與泛民議員見面。這是首次國家領導人正式承認立法會非建制派議員,作為民選民意代表的憲政地位和身份,是一個進步,也是建立正常關係必要的一步。我非常同意委員長昨日提到訪港要「看、聽、講」的做法,香港的潮流是喜歡在句子之前加個「真」字,因此我亦希望委員長能夠「真看、真聽、真講」,真正聽到港人的聲音,體察到香港的民情。
今天的安排並非十全十美。存在於香港特區內的非建制派力量,除了今天獲邀請議員所代表的,起碼還有激進派及本土派。今天他們未獲邀請,這將會影響到委員長聽取意見時的全面性。同時,在酒會會場外,有許多市民想向委員長表達意見,但特區政府的安排,將表達意見人士視為恐怖份子,以重重警力加以圍堵,阻撓民情上達,更使委員長難以真聽真看。亦有許多市民,因為和平表達意見被警察拘控及扣留,這將是委員長今次訪問行程中的污點。
這次會面是「歷史性」的。我同意這個說法,但感到悲哀,因為回歸以來,非建制派議員鮮有機會向中央政府直接表達意見,導致中央或因此「偏看、偏聽、偏講」,也造成香港特區政府近年的管治亂局、人事傾軋,社會嚴重撕裂,衝突處處。
今日會面時間短促,我想直接向委員長說明三個問題,包括:(一)梁振英的問題;(二)高度自治與港人治港;(三)2047香港二次前途問題。我亦會向委員長反映兩個意見:包括促請行政長官梁振英立即辭職,以及召開港是會議。
梁振英的問題
梁振英上台三年,香港社會動蕩不安,特權政治、官商勾結成為常態、管治階層人事傾軋,社會嚴重分化撕裂,官民衝突不斷。這是源於行政長官貪污腐敗、行使特權,其身不正,特區官員上行下效。梁振英本人,就是在特區製造濫用特權的源頭。在競選行政長官期間,梁振英被揭發家中有僭建(違章建築)問題,其間多翻掩飾錯誤的處理手法,廣受外界質疑其誠信。其後在2014年,梁又被揭發收受澳洲公司UGL五千萬元「秘密費用」,疑於擔任行政長官期間替該公司出任顧問及推薦人。事件涉及嚴重利益衝突,梁振英有否以行政長官的身份為該公司提供服務、箇中轇轕均遭到外界質疑,但梁本人就此完全欠缺合理解釋,失信於民,公眾已質疑梁振英是否適合繼續擔任行政長官。
到了最近,更發生了涉及其妻女的機場「行李門」事件。本來遺漏行李是一件小事,但梁振英帶頭行使特權,不惜破壞行之有效的安檢法規,犧牲民航安全以方便其家人,其後牽連多個政府部門為其失誤辯護,結果拖垮了整個政府的管治威信。特權,成為了今屆特區政府的特色,也違背了今日反貪反腐敗的國家政策。
梁振英的問題不只於其製造及行使特權,他剛愎自用、與民為敵的施政方式,更造成了過去四年,香港社會矛盾連環爆發,社會衝突一宗比一宗嚴重。由國教風波、港視被封殺、強推政改失敗、煽動打壓雨傘運動、新界東北計劃中官商勾結、今年初一的旺角事件等,梁振英往往採用分化及打遏的手法,煽動一批香港市民對付另一批香港市民,情況有如中國於六、七十年所發生的文革,社會被嚴重撕裂,衝突不斷。
錯誤的政策、錯誤的處理手法,造成香港市民對行政長官極不信任。這不但見於梁振英任內連續發生多宗大型群眾運動,以及愈來愈嚴重的衝突,前年所發生的雨傘運動,參與人數之眾,前所未見;今年初一發生的旺角事件,警察開槍,青年擲磚還擊,其暴力的嚴重程度是香港回歸以來前所未見。這些事件其實是民間不滿情緒的總爆發,多個民意研究機構的調查顯示,梁振英作為行政長官的表現評分,已是歷任特首中最差。他的妄作非為,使年青一輩對前景深感絕望,重新思考香港的前途問題,包括考慮香港獨立,以圖突破令人氣餒的困局。梁振英的管治,絕對要為今日的局面負上最大責任。
高度自治及港人治港
回歸之初,大部份香港人均相信《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就回歸所作出的承諾,即「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然而,回歸十九年,香港人眼巴巴看著這些承諾一一落空。《基本法》內承諾港人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權利,被一拖再拖,最後到了前年國務院發表的6.10白皮書及人大常委8.31決定,把香港落實普選的可能扼殺殆盡,重啟政改遙遙無期,香港人對北京會兌現承諾充滿疑竇。
現在的香港人都說今日香港社會變得面目全非,今非昔比,那是因為我們看見一向行之有效的自由價值與公平制度正逐步淪喪,取而代之的是我們並不熟悉的、諂媚特權的、任人唯親的行事方式。法治及司法自主、獨立,是香港過去賴以成功的基石,在回歸後多番遭到衝擊。四次人大釋法,即居港權爭議、04年的政制爭議、05年的特首任期爭議,以及其後關於外交豁免權的爭議,每次釋法都是對香港的司法自主的打擊。在民生及經濟發展的問題上,香港更多次被規劃以配合內地發展,犧牲了香港原有價值、文化及制度。例如高鐵的一地兩檢、中小學教育中實行「普教中」、加速粵港融合的所謂一小時生活圈,香港被規劃要發展新界東北及大嶼山以配合粵港發展等;每一次轉變,都讓香港人切身感受到北京政府或急欲奉迎上意者,正要急促地改造特區,將香港原有的制度與文化摧毀,再以內地的一套取而代之。回歸初期大家對「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承諾滿載冀盼,十多年之間這幾句說話已變成人人恥笑、空白無力的政治說辭。
2047香港二次前途問題
「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落空,促使香港各界尤其是年青一代,特別關注香港的二次前途問題。《基本法》第五條本來就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三也指出,香港在回歸前港英政府批出的土地契約,均可續到2047年6月30日為止,此後的安排,尚待商討及確定。事實上,2047年後的問題,不只是法律及土地契約問題,更多是香港日後生活方式及社會制度等重大的憲政問題,香港人應該有權以民主的方式,實踐港人治港,去商討及決定自己的未來。
社會各界現時就2047年後的香港有不同想像,共同點是「自決與自治」。早前一班年青朋友聯署了《香港前途決議文》,主張香港應該實行「內部自決」,以達到「永續自治」。「內部自決」與港獨最大的差別,就是「內部自決」主張捍衛《基本法》下各項自治權利,而且必須修改不合理的條文。高度自治、港人治港,本來就是保障香港生活方式的最佳承諾,可惜回歸十九年來從未充份實現。這些莊嚴承諾如能在回歸十年內,按《基本法》及《中英聯合聲明》徹底落實,今日香港絕不會淪為如斯局面。
兩項意見
公民黨促請梁振英立即辭職
面對當前的困局,公民黨提出兩項意見:其一,促請梁振英立即辭職。梁振英不下台,香港永無寧日,這是抒解當前困局的止痛劑,可以暫緩社會民情的緊張。但單是更換特首並不足夠,撤回人大831決定,重啟政改才是根本之道。一個普及而平等的選舉制度,才是確保香港自由法治不變,保障香港繼續繁榮、促進國家現代化並與國際社會接軌的根本。
召開港是會議
公民黨建議於本年9月立法會選舉後,由特區政府籌組及召開「港是會議」,就回歸19年在《基本法》、跨越中港的各項重大民生經濟議題上,與社會各界共同檢視其不足,並討論建設性的改革。平台亦可集思廣益,就二次前途問題,為香港尋找出路。
「港是會議」正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最佳體現。平台由港人主導,在香港舉行,建議會議可由退休法官公正主持,無論任何政治路線,由最激進到最溫和,從民間到各界別都有權平等參與,為香港前途問題,打開最平等普及參與的平台;中央主理香港事務官員可列席參與,不用隔一層傳話人,直接了解港人訴求。
香港社會近來愈來愈多人提到革命,經歷中國過去半個世紀的人,都明白革命是甚麼的一回事。革命是一時,卻要一整代人付上沉重代價;革新是細水長流,擇善固執,「日日新、又日新」換來社會堅實的進步及成長。刻下香港並不需要革命,香港需要革新。
香港人要與內地共生共榮,前提是一國與兩制同樣得到尊重。保障兩制下港人治港,保護香港文化、保存香港固有價值及制度,不二法門就是革新。在風雨飄搖的當下,只要有一線空間,我們都必須盡力逆轉未來。
2016年5月18日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