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流感高峰期未至,但近日公營醫院的內科床位已「爆滿」,加上今年政府使用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不同的流感疫苗,令公眾憂慮流感爆發時,公營醫院服務會再次出現不足以應付需要。
疫苗可能只有40%保護力
世界衞生組織早前更新2018年南半球流感疫苗配方的預測,由原來的「香港型」更新為「新加坡型」。但本港政府已購入46萬劑針對包括「香港型」病毒的疫苗配方,而衞生署亦已表示無計劃轉用新建議的疫苗。根據過去經驗,使用不相應疫苗的型號,可能只會有40%的保護力。若疫苗無法有效對接種市民保護,在今年的冬季流感高峰期,將難以估計影响會有多大。
未到高峰期床位已爆滿
而在剛過去的夏季流感,政府的應對可謂「倒瀉籮蟹」。公立醫院的內科病床佔用率平均最高接近140%,政府更要臨時向私家醫院借用床位疏導病人。而現時還未踏入冬季流感高峰期,過去兩週公立醫院的內科病床佔用率已逾100%,伊利沙伯醫院昨日更達120%,病人若要入住內科病房,需輪候6 至12 小時。
床位不足需盡快解決
香港人口不斷上升,至2016年,本港人口約為 7,411,300人,醫療需求口增,但公營醫院病床數目卻完全跟不上需求,2015-16年全港公營醫院有21,587張普通科病床,床位與千人口比例約為3.0。根據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每千人設5.5張病床的準則計算,全港約需 40,762 張病床。即香港現時欠缺 19,175 張病床。若以屯門醫院有1,800 張床計算,即約需多11間屯門醫院,才可應付需求。
建議
為避免此種情況再度發生,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在此呼籲政府:
1 政府應訂購更新的疫苗配方,同時仿傚發達國家一年打兩針的做法,除繼續接種政府已購入針對包括「香港型」型病毒的疫苗,在接種後六個月可安排高危人士,如孕婦、6個月大至未滿6歲的幼童、長期病患者等補種新疫苗;
2 政府應在地區上設立社區流感診所,分擔急症室的壓力。病人在48小時內接受特敏福能有效減少因流感而起的併發症。就此,應安排流感診所的醫生,盡快為流感病人處方特敏福。事實上政府有超過1,600萬劑的特敏福儲備,絕對有能力應付需求;
3 增加流感疫苗注射率,由於香港的流感疫苗撞種率仍然偏低,政府應改變過往被動等待市民到診所接種的方法,主動接種,包括與組成疫苗注射隊,透過與教育局合作主動到學校為學童接種;與房屋署、社會福利署、或其他非政府組織合作,到各社區為有需要人士,包括長者等接種;或直接派出醫護人員上門接種等。 提高流感疫苗接種率,將有助市民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襲,同時能減低於流感高峰期時醫院的負荷。
4 政府應以實踐每千人5.5張病床的目標,發展更多公營醫院,包括盡快擴建屯門醫院,以解決現時本港床位不足的問題。
郭家麒議員認為,政府應汲取教訓,痛定思痛,立刻做好預防流感的措施,避免再度出現如今年夏季流感高峰期時「倒瀉籮蟹」的情況再度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