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建居屋 刻不容緩
公佈復建居屋問卷調查結果
香港的租金樓價高企,市民置業困難,市民要求復建居屋的呼聲日高,而社會上亦多次就復建居屋進行討論。月前,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到訪香港時明確指出政府應該改善住屋問題,及後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將於十月的施政報告中,交待復建居屋的詳情。
為此,公民黨及關懷香港,於特首表示相關消息後,在七月上旬透過電話,進行了一份有關復建居屋的問卷調查,成功訪問了2,289名市民。相關結果如下:
復建居屋 刻不容緩
香港市民在過去一段時間,飽受高樓價、高租金、地產霸權的壓迫,住屋的需求日切,在是次的調查中,68%市民十分支持政府復建居屋,17%選擇支持,合共有85%市民支持復建居屋。
另一方面,在問及市民認為政府應該何時公布復建居屋計劃時,54%市民選擇應該立即公布,相反選擇今年10月發表施政報告時公布的,只有30%。
以上兩條問題的結果顯示,市民對復建居屋的訴求十分明確,市民十分需要立即復建居屋,以解決現時置業困難的問題。在特區政府終於有所表示,市民以為居屋復建在望之際,特首居然表示復建居屋問題需留待十月施政報告才會有所交待,我們認為,政府明顯沒有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
置安心土地 改作復建居屋
復建居屋,實在是刻不容緩,為此,政府應該尋求最有效率的方法,以加快居屋復建的進度。我們認為,最有效率的方法是將預留予「置安心」的土地用作復建居屋。在是次的調查中,有47%市民選擇十分支持政府動用「置安心」計劃的5塊土地作為興建居屋之用,而有23%表示支持,合共有70%市民選擇支持。
政府曾經表示,「置安心」計劃合共可提供約5,000個單位,最快可在2014年落成供應,相比起房屋署署長栢志高表示,復建居屋需要七年之久,動用「置安心」計劃的5塊土地,正可以急市民所急,令有需要的市民,可盡快得到安居之所。
增加白表比例 協助無樓人士
居屋除了可提供收入相對較高的公屋居民一個置業機會,以加快騰出公屋單位,供有需要人士居住外,亦是為照顧收入不足以購買私人樓宇,又超出公屋入息上限的市民一個自置居所選擇。根據統計署數字,現時居於私人樓宇的家庭入息中位數為$27,600(1),而四人核心家庭,申請公屋的入息上限將會調升至19,537元。然而,根據數字(2),全港有10.1%家庭的月入在$20,000.-至24,999.-之間。按此計算,即全港最少10.1%家庭既不能入住公屋,又負擔不起私樓。
而現時的居屋計劃,只要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規定,公屋的租戶可透過綠表申請居屋,而非公屋的住戶可用白表申請居屋,目前綠表與白表的配額比率是 6 比4,在問及市民是否同意政府應增加白表的配額時,41%市民選擇十分同意,26%選擇同意,合共67%市民表示同意。
結果顯示大部份市民認為,必需增加非公屋住戶購置居屋的機會。我們認為,此舉可為既不能入住公屋,又負擔不起私樓市民,提供一個理想的安居機會。為此,我們要求政府,盡快對現時綠白表6比4的比例,進行諮詢及檢討。
結論
根據是次調查,市民的意見已經十分清晰,我們在此呼籲政府:
1. 立即復建屋屋,不應等到10月施政報告時才公布,以解市民燃眉之急;
2. 將預留作置安心的5幅土地,改作復建居屋,以令有需要的市民,可盡快得到安居之所;
3. 盡快檢討及為現時的綠白表比例作出諮詢,以增加既不能入住公屋,又負擔不起私樓的市民安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