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不肯封關,武漢肺炎襲港,醫療系統不勝負荷。醫管局2月宣布大幅削減非緊急服務,集中人手應付疫情,亦因此揭露本港醫療系統的漏洞。今年2月至4月積壓大量非緊急手術及專科門診新症個案,而局方在5月起才分階段恢復服務,無可避免延長輪候時間,病人一等再等,政府卻見死不救。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建議,政府增撥儲備擴大公私營協作計劃,涵蓋非緊急手術及專科門診新症,以縮短輪候時間。
本港近九成人依賴公營醫療系統,公私營醫療使用率失衡。政府早於2008-09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預留500億元儲備推動醫療改革。迄今12年,政府只動用其中約200億元,包括2015-16年度《財政預算案》公布以100億元成立醫管局公私營協作基金、40.33億元借貸予香港中文大學興建私家醫院、部分款項用作抵銷自願醫保稅務優惠的收入損失。
至於未動用的超過300億元,其中200億元撥回庫房,另外100億元原計劃注資至自願醫保的高風險池,但已在2018年擱置計劃,但這筆款項現時卻無影無蹤。
郭家麒認為,政府當年宣布預留500億元,後來「縮水」,令醫學界為之憤怒;而現時有8項公私營協作計劃,發展仍是初步階段,涵蓋範圍較小,有待改善。他促請政府「回水」,利用未動用的超過300億元,與私家醫院及診所合作推出更多協作計劃,分流病人以縮減輪候時間。
非緊急手術(輪候時間及成本請看表二)
郭家麒建議,醫管局透過公私營合作計劃購買手術服務,由局方支付手術成本。醫管局向輪候名單中,等候逾一年或以上的病人發出邀請信,讓他們自行選擇私家醫院服務。若手術費用超出局方支付的資助額,餘額由病人支付,但不得多於8000元。因此病人可以較低廉的價錢,在私家醫院盡快接受手術。舉例說,全關節置換手術成本價錢介乎72,050至110,600元,私家醫院定價則不得多於118,600元,因此病人自付額不會多於8000元。
郭指出,其中5類病人較急需接受手術,應優先考慮納入公私營醫院協作非緊急手術計劃,包括全關節置換手術、痔瘡手術、疝氣修復術、膽囊切除術、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醫管局網頁顯示,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期間,全關節置換手術病人輪候時間最長為68個月,即近5年8個月。病人一直承受骨痛,更有可能在輪候期間病情惡化,等候5年之久,情況極不理想。
另外,2019-20年政府數據顯示,痔瘡手術估計輪候時間要2至24個月、疝氣修復術為2至19個月、膽囊切除術為3至25個月,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為1至16個月。郭說,痔瘡病人排便有可能出血,甚至惡化至突出肛門,不會縮回原位,令病人痛苦不陷;經尿道前列腺病人,未做手術前長期插尿喉,有機會導致發炎,令病人非常不便及難受,上述病人難以長等做手術。
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及成本請看表三及表四)
郭家麒建議醫管局與私營診所合作,透過相關醫學專科學院,招募私家醫生加入計劃,由醫管局支付門診成本,病人只須支付等同公立專科門診的首次應診費用,即135元。上述計劃適用於輪候時間逾一年的新症病人,在醫學上首次診斷最為重要,以此判斷病人情況是否危急,若在首次診斷發現病情轉差,私家醫生可立即通報公立醫院,盡快治療相關病人,免得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按政府估算,2020-21年度會有846,000名新症病人,但2018-19年度亦只能處理813,844名新症病人,言即約有3萬人無法於首年接受門診服務,說明公營專科門診名額明顯供不應求。截至2020年3月底,專科門診新症穩定病人的最長輪候時間,依次為內科165星期(港島西聯網,長達3年)、眼科為164星期(九龍東聯網,長達3年)、骨科為144星期(港島西聯網,約2年9個月)、精神科(九龍西聯網)及外科(新界西聯網)均為117星期。
郭說:「骨科病人或有坐骨神經痛、骨刺等問題,病情容易惡化,痛住等一年半載,難以忍受;精神科病人更加不能拖,若在輪候期間出現自殺傾向,即時危及生命安全,有必要縮短新症輪候時間。」
另外,有大學研究發現,今年1月底至3月受疫情影響,腸胃內窺鏡檢查減少一半;診斷出患腸癌及胃癌的數目,分別減少四成及五成。郭認為,疫情嚴重滯後檢查服務,未能及早發現腸癌或胃癌病人,延誤治療最佳時機,影響病人康復機率。疫情對醫療系統帶來巨大衝擊,預見重開服務後必定「爆煲」,政府不能坐視不理,要迅速解決問題。
最後,郭促請食衞局及醫管局盡快擴大公私營協作計劃,落實上述建議,解決現行個案「爆煲」的問題,否則只會是病人受害。
獲邀參與計劃病人
非緊急手術:
l 已列入醫管局豁下醫院輪候名單的病人,輪候時間逾一年將優先獲邀請
l 病情分流為一般輪候個案(但非緊急組別或前期組別)
專科門診:
l 專科門診的新症,被分流為「例行個案」的穩定病人(非第一或第二優先類別)
l 輪候時間逾一年將優先獲邀請
建議計劃收費方式
非緊急手術:
l 病人需與私家醫生同意治療收費,私家醫生收取費用,不得較手術成本價多出8000元或以上。
l 醫管局資助手術成本價,病人需自付的費用將不多於8,000港元。當私家醫生完成手術後,醫管局會向該私家醫院/醫生直接支付該筆資助額。
專科門診:
l 病人只須支付等同公立專科門診的首次應診費用,即135元。由醫管局向私家醫生支付門診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