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旺區是全港最繁忙的市區,油麻地以地道市集聞名,尖沙咀名店雲集,油尖旺區早已被自由行及旅遊巴「逼爆」。但政府竟拆卸區內大型停車場,油尖旺區的私家車及客貨車泊位將暴跌1,162個!
因中九龍幹線工程關係,政府擬清拆油麻地多層停車場,772個私家車及客貨車泊位可能將永遠消失。政府更以其平均使用率僅22%為由,拒絕重置多層停車場。但運輸署的資料顯示,油麻地停車場大樓的繁忙時段使用率為35%,與路政署提供的數字相差約100個泊車位。路政署是否選擇性公開數據,刻意對外公布比率較低的「平均使用率」,以合理化清拆停車場此漠視公眾利益之舉?
另一方面,尖沙咀中間道停車場亦正面臨同一命運。城規會於2012年12月7日議決通過拆卸提供735個私家車/客貨車泊位的中間道停車場,將這塊「政府、機構或社區」(GIC) 土地改建商業發展項目。然而,根據運輸署就清拆中間道停車場所提交的交通影響評估報告,其繁忙時段(19:30 – 22:30)的使用率約為70%(約515個泊車位),停車場附近的加拿芬道、碧仙桃路、厚福街及堪富利士道路旁亦經常泊滿長長的車龍。城規會雖提出,新建成的商廈須附有停車場,但該停車場只需供應不少於345個泊車位,供應量不足原有停車場的一半,私營停車場的收費亦可能較昂貴。
尖碼之聲陳嘉朗認為,政府將公共設施交由私人公司營辦,令港人「養車」更難,因車主需承擔更高的泊車成本,或選用位置偏僻、環境較差的「爛地場」。時事評論員林鴻達則指,政府清拆停車場全為了將優質地皮出售、增加庫房收入,質疑尖沙咀是否有興建商廈的必要。
環保觸覺譚凱邦則表示, 政府未有著手減少車輛數目,就貿然拆走停車場,定必造成泊車位供應短缺,惡化油尖旺區的交通擠塞問題。TST Resident Concern Group的Mary Melville亦指出,區內其他泊車設施或新建成的商廈停車場根本不足以吸納區入泊車需求,車主需四處尋找泊車位置,為路面造成大量非必要交通流量,勢必造成更嚴重的空氣污染及嘈音污染等問題。
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相信政府會重推「自駕遊」計劃。屆時,大批「左駄車」壓境,油尖旺區泊車位將更加短缺,勢必加劇區內交通擠塞、違例泊車及空氣污染等問題,居民定必無氣「唞」!就此,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提出以下訴求:
1. 要求政府以公眾利益先行,重置兩個大型停車場原有的1,162個泊車位。
2. 呼籲區議會考慮使用1億元撥款重置停車場,以解決清拆停車場帶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