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防疫失敗,令本港第三波武漢肺炎疫情失控。政府推出豁免隔離安排引狼入室,令疫情在社區大爆發;政府進一步收緊食肆、健身中心等場所的營運限制,卻無提供進一步支援。各行各業生意大受影響,變相為政府防疫失敗而「埋單」。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表示,多位專家已表明本港出現第三波爆發,是源於政府對特定人士豁免隔離的安排,做成29萬人次可以「自出自入」,由境外帶毒入社區。郭批評林鄭不知悔改,拒絕撤回此政策,須為香港的防疫失敗負全責。
他亦批評有政黨出賣香港,漠視醫療專業要求與病人安全,竟建議內地醫護人員在港行醫。他認為是保皇黨為了討好內地,把他們的政治利益置於港人的健康之上。他指出,一旦發生醫療事故,病人無從投訴及問責,先例一開,後果不堪設想。郭家麒說,他早於4月已提出,政府可利用抗疫基金擴大公私營醫療協作計劃,讓輪候做手術及專科門診的病人到私家醫院接受治療。
另外,政府一直忽視武漢肺炎康復者的需要。郭家麒建議成立武漢肺炎信託基金,向身體或心理出現「機能失調」的武漢肺炎患者發放援助金;亦為患者、康復者、病故者家庭設立緊急經濟援助金計劃,按情況發放援助金。另外,當局亦要安排康復者定期覆診及檢查身體機能,對長遠後遺症的康復者制訂長遠治療計劃,由政府援助相關醫療費用。
現時慈雲山區疫情嚴峻。九龍東立法會議員譚文豪今早到九龍灣健康中心普通科門診診所,視察首日免費派發深喉測試樣本瓶的情況。他表示,每日額只得110個,有市民清晨五時就已經到現場排隊。他表示,政府抗疫措施馬虎,令市民人心惶惶,「政府任由咁多免檢設人士自出自入關口,派幾多個測試樽都無用。」
譚又說,尤其現時慈雲山疫情持續嚴峻,區內有大量基層人士及長者,面對長久疫情,嚴重缺乏口罩,政府應優先向為慈雲山區全區居民以及工作人士作深喉唾液測試,以找出區內隱性、沒有明顯病徵的病人;並全區居民每戶提供口罩等防疫物資,以阻止疫情進一步蔓延。
部分確診或接受強制檢疫人士,或會因為需要接受治療及隔離14天,而失去工作收入,如被迫放「無薪假」。而在第二輪抗疫基金的撥款當中,有80億元為備用防疫抗疫基金。譚文豪認為,政府是時候動用有關備用基金,並建議政府提供$9,000津貼予因為確診而失去工作收入的人士;政府亦應提供$4,500津貼予因需要接受強制檢疫而失去工作收入的人士,以協助他們渡過難關。
他亦指,不少市民均需到私家醫院自費進行檢測,建議政府為到私家醫院進行檢測的人士提供資助,以減輕居民負擔。
食肆生意受重創
因第三波疫情嚴重,政府再一次收緊市民聚餐、活動的限制。政府的「夜市禁令」重創飲食界,政府把關不力,飲食界已無力埋單,預計即將出現大規模結業潮。香港中小企食店聯盟召集人林瑞華批評政府的措施慢數拍,令第三波疫情一發不可收拾。他要求政府採納公民黨建議的防疫措施,並立即採取三項行動
(1) 提早發放餐飲處所(社交距離)資助第二輪資助及加快審批「保就業計劃」的申請。
(2) 善用防疫抗疫基金餘額,向受影響業界作第三輪資助,將80% 用於支薪的規定降至50%,令餐廳負責人可以支付租金。
(3) 盡快推出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加碼資助所有受影響行業,並要達致補漏拾遺的效果。
此外,餐廳負責人袁先生及林先生向林瑞華求助,表示有普通食肆持牌人申請餐飲處所(社交距離)資助後,未有向餐廳負責人發放資金。由於該資助計劃規定資金有 80% 用於員工薪金之上,袁先生及林先生一直有為持牌人申請計劃提供所需資料。林先生表示,他們與持牌人簽署協議,由他們經營餐廳,並負責向員工支薪,但持牌人沒有向他們轉交「一蚊一毫」的資助,令他甚為憤怒。他曾經向食環署求助及報警,但兩個部門互相推卸責任,根本是求助無門,直斥資助計劃存有漏洞,或有人「用法不當」,促請政府徹查個案。
對於政府今日宣布周三起全日禁堂食,林先生坦言可能只剩一成生意額,以晚市外賣為例,只賺得堂食的五分之一收入,全日外賣恐怕慘不忍睹,暫時未知如何應對,就算停業也要交租,希望政府會提供更多補助。
健身及舞蹈界
公民黨李予信表示連續兩次關閉處所禁令,政府均未有與業界協商,每次都任由業界「自生自滅」,令僱主和僱員徬徨無助。他指出過去半年,除了被迫關門外,重開的日子亦受政府措施所限制,僱主生意無以為計外,僱員的生計亦大受打擊。他續說,被迫關閉的12類處所中,有大半員工屬無MPF自僱人士,根本無法受惠於過去兩輪防疫基金。他表示第二輪防疫基金雖有涵蓋健身中心業界,但是10萬元資助金額並沒有按中心的規模,提供合比例的援助,而且申請的效率也有待改善,至今還有不少健身中心未有收到資助。
健身業界代表柯先生及舞蹈業界代表蕭先生均指出,自第一波疫情爆發,先後要求12類處所關閉,業界一直配合,包括加強處所內防疫工作、限制課常人數等,現時是政府防疫失策致爆疫,要求政府立即封關,從源頭截斷病源。柯先生指出,健身中心及拳館最新一波疫情沒有爆疫,但政府「覺得要關門就關門」,令他們生意銳減,很多同行都要倒閉。他認為,政府早前推出10萬元補助,「連租都唔夠交」,更有同業至今未收到資助,「打去問但無人聽」,希望政府聆聽業界意見,並提供合理補償。
舞蹈業界代表蕭先生說,舞蹈業界除了舞室外,還包括一眾舞蹈員,在疫情半年期間幾乎完全停頓業務,而政府沒有要求業主減租,但舞蹈界就要低收入兼捱貴租,行業完全被政府遺忘。蕭續說,舞蹈課堂不能「外賣」,舉辦網上課堂成本增加,但網上課堂收費較一般課堂低,未能補償收入,希望政府補漏拾遺,幫助業界。
業界要求政府立即採取以下行動:
(1) 盡快與業界會面,商討設立短期及長遠的補助方案;
(2) 檢討第二輪防疫基金的成效及申請處理效率;
(3) 動用第二輪防疫基金的80億元後備金額,並推出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按比例地資助所有受影響業界及其僱員。
【公民黨就第三波疫情建議重點】
1. 取消非必要、非緊急服務人士的豁免隔離的安排
2. 擴大公私營醫療協作計劃
3. 成立武漢肺炎信託基金,為患者、康復者、病故者家庭設立緊急經濟援助金津貼
4. 資助到私家醫院自費檢測的市民
5. 提早發放餐飲處所(社交距離)資助第二輪資助及加快審批「保就業計劃」的申請。
6. 善用防疫抗疫基金餘額,向受影響業界作第三輪資助,將80% 用於支薪的規定降至50%,令餐廳負責人可以支付租金。
7. 盡快推出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加碼資助所有受影響行業,並要達致補漏拾遺的效果。
8. 為健身及舞蹈界設立短期及長遠的補助方案;資助所有受影響業界及其僱員
9. 檢討第二輪防疫基金的成效及申請處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