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7日)發表《2019-2020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公民黨認為政府雖借預算案發出對經濟前景不樂觀的警告,然而並沒有於預算案內提出相應對策,以助香港渡過可能出現的經濟低潮期。
創新科技
黨魁楊岳橋指,預算案提及對科技的投放只不過是重複去年《施政報告》的內容,了無新意。尤其是預算案中只提及政府將會拍賣頻譜發展5G,但拍賣前需要修例,政府至今仍未於立法會開展討論,擔心香港5G發展會嚴重落後於人。楊又指政府力推金融科技發展,未來可用「轉數快」交稅交差餉,但對於網絡安全卻絲毫沒有投放,讓不法之徒有機可乘。
另外,政府計劃投資55億發展數碼港第五期,楊岳橋質疑計劃實為地產項目,又指此類型科研基建一直為業內人士所垢病,未能實際扶植創科產業。
安老措施
今次預算案的福利及安老措施,楊認為絕對令人失望。過去幾屆財政司司長都有顧及對N無人士的支援,今次的報告竟一句都沒提及。
至於安老服務,未來兩年只會提供額外500個安老院舍宿位,最快要輪候3年才可以獲派院舍的長者看不到任何曙光;而撥款200億購置60個物業供社福設施之用,只會助長物業價格上升,是不到位的建議;基於院舍服務人手短缺,以先進設施取代人手作為服務提升是可行的,但預算案撥款2億作為鼓勵長者使用上網服務的先導計劃,令人失笑。
醫療困局
政府終於願意增加醫療開支,由佔經常性開支的17.5%增加至18.3%。郭家麒議員指此增長仍遠遠不能應付人口增長的需求,特別是香港面對人口老化,醫療服務需要持續增加。他指出,公民黨一直要求醫療開支應佔經常性開支20%以上,否則無助解決現時問題。
他續指,額外提供7億元增加人手以提高士氣,只是杯水車薪;針對病房夜間服務,只增加資深護師亦是於事無補。因現時病房最需要的是前線醫護人員,晚上無論病房有多少名病人,都只有兩名註冊護士當值,非常不足。現時公營醫院主要問題是缺乏人手和床位,即使預留50億元買新儀器,只會有儀器無人手,不減低醫護壓力,無論有幾多部機器都只會得物無所用。
至於預留100億元予醫管局作為穩定基金,他認為如果沒有清楚的政策、如何運用,錢最後只會不知所蹤;增加4億元用於藥物名冊亦是非常不足,因為每年需要20億元才可以解決病人無法付擔昂貴藥物的現況。
對外經貿
政府將擴大香港在海外的經貿辦網絡,協助香港企業拓展國際業務,楊岳橋指政府只加開駐外經貿辦,而不改革香港駐外政府人員的編制及加強訓練,作用不大。楊續指現時駐外經貿辦主管人員多數為政務職系人員,職級亦不高,導致主管人員權限有時不夠高,未必為外國政要所重視。他建議政府為駐外人員設立獨立職系,並擴充駐外經貿辦人手編制,讓各駐外經貿辦在海外更有效代表香港利益。
而郭榮鏗議員認為,雖然預算案有提到中美貿易戰及全球經濟的挑戰,但沒有留意到近日美國駐港領事接受訪問時,預計美國國會檢討《香港政策法》的報告會更加嚴厲,特區政府沒有願景和勇氣提出實質措施如何應對。郭榮鏗強調,政府不能只把目光放在大灣區,而是要到國際舞台上與他國加強合作,例如應必須盡快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才能面對經濟挑戰和對抗保護主義。
關於法律服務方面,郭樂見政府大幅增加法律援助署預算,但認為此舉只是彌補過去法援署過去多年資源不足的困境。在未來日子,會繼續爭取上調法援申請人的資產上限,令更多市民受惠,讓公義得到彰顯。
今年郭榮鏗在預算案諮詢期間,曾建議設立「親職協調支援服務隊」,提供一站式共享親職支援服務,加強對離異家庭及其子女的支援。郭對政府在預算案中接納建議表示歡迎。
工程流弊
陳淑莊議員指出,預算案提出「工程監督系統數碼化」及設立「主要項目精英學院」是後知後覺,不足以挽回公眾對基建及公共工程的信心。陳認為近日多項基建爆出工程醜聞,並非一日之寒,政府更要按機制懲罰涉事的承建商,才可徹底改變建築界的陋習。
航運標準
因國際民航組織公布新政策指示,機場需於2021年前對所有空運貨物實施保安檢查,但由於現時本港對托運的貨物的安檢百分比要求只有1%,新要求極有可能為托運公司帶來相當大的財政負擔,而且會拖慢托運貨物的速度,影響香港作為國際空運中心的地位。預算案未有提出任何措施支援業界以迎合新保安標準,譚文豪議員對此表示失望。
就預算案建議於3年間將政府停車場充電位增加至1,700個,譚指本港有逾萬架電動私家車,形容是次措施杯水車薪,不足以應付需求。另外對於政府建議在路旁停車位加建電動車充電站,譚指早於多年前已向政府提出此項訴求,政府終肯推出試驗計劃,他促請政府儘快將措施全面推行。
明日大嶼
譚文豪又指「明日大嶼」是倒錢落海。他特別憶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上,曾明言明日大嶼是粵港澳大灣區內的重點項目,起連繫區內其他城市的作用。譚認為這說法印證政府正不斷將本港儲備用於與內地相關的項目,做法不妥,公民黨絕不接受。
最後,譚認為在翻新公廁之餘,亦應改善清潔工人的薪酬待遇,以及改善外判度,強調「有得揀,邊個會想公廁食飯」,並再三要求增設外判工人「飯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