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中港私家車牌照有價有市。雖然廣東省公安廳已授權中旅社協助香港人申請相關車牌,而且費用只需約一千元。但中港私家車牌照最高峰卻炒過百萬元,雖然今年年初,廣東省公安廳將配額由原本的約三千個,大幅增加至一萬個後叫價回落,但炒風依然旺盛。
現時隨意在網頁搜尋器上鍵入「港珠澳大橋」、「中港車牌」等關鍵字作搜尋,能找到不少中介公司宣傳代辦車牌,部份以「20天快速辦理」、「100%成功保障」、「大量首批港珠澳車牌成功申請」作廣告字眼以吸引市民。
事實上,根據中旅社網頁,粵港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通行商務車輛牌證的申請資格,只有四種類為合資格,包括:
– 在廣東省投資的香港企業,三年內累計納稅10萬元人民幣;
– 現正擔任廣東省的省市縣級或以上級別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 曾經在廣東省捐贈興辦公益事業,金額累計超過500萬元人民幣的香港居民;
– 投資列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名錄的香港企業;
申請門檻可謂不低,但由於政府以誇張,近乎失實的方式向市民宣傳,指港珠澳大橋落成後如何方便,如何對商業運作更有利,使市民對港珠澳大橋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同時令不法的中介公司,有乘虛而入的機會。
而現時中介公司的經營炒賣中港私家車牌照的手法,多為透過事先成立多間合資格的內地公司,之後將該些公司轉名到客人名下,以便合資格申請車牌,而該類公司多為空殻公司;今次郭家麒議員辦事處接獲的個案,就屬此類。
事主黃女士,於2017年9月透過經紀介紹,到元朗一間車行代辦港珠澳及深圳灣的中港私家車牌照。經紀指車牌待大橋通車後可升值,現作價180萬,3個月後更會升至210萬。事主不疑有詐,故希望購入作投資用途。
然而,在繳付大部份款項後,車行卻遲遲未有履行承諾,事主亦未能與車行負責人聯繫。故此,事主於2018年1月親身到車行,希望取回文件及款項,但受到車行留難,雖然事主在緊求警方協助下,與車行簽署了一份聲明,承諾在四日內不能交出文件便退款。但在聲明限期最後一日,事主卻被警方拘捕,原因是車行指控事主在上門車行當日盗竊文件。當然車行並無完成買賣、亦無退款予事主。
就盜竊案,事主被補至今已超過八個月,期間需定期到警署報到;但同時警方亦似乎未有正視事主受詐騙的案件。事主在這段期間,飽受困擾、身心俱疲。除此之外,此事亦令市民感到警方有故意拖延、欺善怕惡的誤會。
而有關中港私家車牌照的申請程序,明顯存有漏洞,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士利用。目前可經皇崗、深圳灣、文錦渡、沙頭角口岸的中港私家車,共有三萬輛。申請方法大同小異,換句話說,申請漏洞存在已久,有心人士長期利用空殻公司炒賣車牌,購買車牌的人士除了容易蒙受金錢損失,若空殻公司有任何問題或債項,亦有可能需要承擔。政府有責任堵塞漏洞,保障市民安全。
就此,今日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與苦主黃女士一同召開記者招待會,道出受騙經歷,以免再有市民受害。並一同呼籲政府,儘快堵塞炒賣中港車牌的法律漏洞,及與廣東省公安廳聯絡,透明化處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