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電近期自行決定在未來五年從大亞灣核電廠增加一成供港核電(由總發電量七成升至八成)及特區政府即將開展能源組合諮詢,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洛與一眾綠色和平成員今日到政府總部門外請願,促請環境局以公正、嚴格的態度開展能源組合諮詢,不再為核電隱惡揚善,及表明不受中電「偷步擴核」影響。
適逢翌日為情人節,陳家洛與綠色和平成員為環境局局長黃錦星預備了一束「變種核花」,讓局長送給「局長夫人」,藉以警告局方不要一錯再錯,「翻叮」四年前提升核電比例至50%的方案,否則下一代將來只能送上或收到此類受核污染的變種花朵。
同時,公民黨公佈於本年年初就本港能源發展方向所進行的民意調查。詳細調查結果請參考附件。是次調查訪問接近1600位市民,整體而言,結果主要反映社會對提升核電在本港燃料組合的比例的意見非常分歧;同時,大部份市民認為特區政府無法有效處理核事故、社會對核電認識不足。
陳家洛批評,環境局對中電「偷步擴核」後知後覺、不聞不問,縱容中電「先斬後奏」,令社會質疑中電是否已取代環境局制訂政策,及環境局進行諮詢的可靠性。就局方漠視核輻射、核廢料、核洩漏事故等深遠問題,縱容中電自把自為,陳家洛諷刺黃錦星局長是個「只貪圖一時快感」的「壞情人」,故以「變種核花」作禮物。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古偉牧認為,政府不應容許中電自行增加核電比例:「環境局如果容許中電無視市民,他日憑什麼要求兩電執行能源組合公眾諮詢的社會共識呢?」綠色和平重申,增加輸入大亞灣電力只會對中電的業務有利,而不是市民。
針對特區政府應否提升核電比例,調查結果頗為紛紜—「支持」、「反對」及「無意見和不知道」的分別佔28%、35%及37%。陳家洛分析,「意見紛紜」源於環境局於2010年公佈有關氣候變化的諮詢文件內容極為偏頗,過去刻意把「減排、應對氣候變化」與「擴大核電」掛鉤,惟兩者實無必然直接關係;反而對核污染、核安全及輻射影響等因素隻字不提,只宣傳核能產生「穩定、成熟、減排、便宜」的錯誤訊息。
調查又發現,接近七成受訪者指自己欠缺足夠的核電事故知識(69%),他們亦質疑特區政府沒有足夠的應變計劃和防護措施應付核事故(66%),持相反意見的市民則不足兩成。推動節能方面,高達66%的意見認為特區政府未有做好工作,遠較肯定政府表現(23%)或沒有意見(11%)的人數為高。綠色和平認為,調查結果清楚說明市民對增加核電比例感到疑慮。陳家洛斥特區政府欠缺整全的能源政策,上述數字引證環境局只著眼於「能源供應(增加核電比例)」,卻忽視「需求管理(推動節能工作)」;而特區政府就核事故的宣傳教育和危機應變能力都不足以令市民安心,有關部門必須檢討。
另外,超過八成受訪者分別指「安全風險」(82%)和「環保效益」(86%)為制訂本港未來燃料組合的關鍵考慮要素,只有6%受訪者表示特區政府該兩項因素並非關鍵。
公民黨和綠色和平認為,若特區政府或兩間電力公司在市民缺乏信心、欠缺民意支持的情況下,仍一意孤行或暗地裡提升核電比例,只會引發更尖銳社會矛盾,行為與「政治自殺」無異。因此,陳家洛和古偉牧要求特區政府以節能減排和可再生能源為能源發展綱領的主軸,呼籲環境局必須正視市民的反核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