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經濟正式陷入衰退, 預計失業率將會攀升, 政府面對全球經濟衰退,不應藥石亂投,亂花金錢,而應把握機會,響應聯合國的呼籲,推出「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的政策和措施,加大投放資源,發展對環境有益的項目,以達到發展經濟、保護環境和協助香港經濟轉型的三贏局面,實現低碳經濟。
公民黨認為,目前香港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推動綠色新政,包括:(一) 環保金融,發展香港成為中國/亞洲碳排放權交易中心;(二)加快各項大小型環保工程上馬;以及(三)政府資助屋邨住戶和中小學校落實節能裝置和設施,推動有環保效益的項目。
環保金融 (碳交易市場)
自《京都議定書》實施後,排放權交易被視為壓抑溫室氣體排放的方法。2005-2007年間,全球碳交易額分別為110億美元、300億美元和640億美元(約5000億港元),而今年首十個月的碳交易額已增加至7000億港元。其中中國的市場份額達73%,中國的碳排放權的產量近一億噸。碳交易市場有很大發展潛力,被視為環保金融。
香港交易所雖然計劃在明年中推出「核證減排期貨」的排放權交易服務,但合約規模、結算準則和交易時間等細節的安排卻仍未有任何公佈。
公民黨認為,碳交易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發展「排放權交易」服務,相關的環保技術、融資、專業服務(如法律和會計),以致基建和公關等行業也會受惠,可以創造相關就業機會。政府和港交所應盡快落實交易機制和安排,利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鄰近中國內地的優勢,從7000多億元的市場中佔一席位。
環保工程
公民黨認為,基建可創造就業機會和振興經濟,但現時政府的十大基建偏重於運輸基建和新發展區的開發,忽略工程的環保效益。
公民黨認為,目前多項已討論多時的工程,如全港水管維修工程、淨化海港計劃
第二期乙工程和一些地區小型工程如貫通新界區的單車徑工程,都可以對環境和就業帶來效益,政府應重新檢討工程的時間表,加快讓這些工程上馬。
1. 加快水管更換及維修計劃:全港有長達3000公里的水管出現老化和水管滲漏問題,食水滲漏率為23%。政府現計劃要在2015年才能完成修復所有水管。兩期工程耗資約122億港元,可創造11萬個就業機會。 公民黨認為,政府應加快工程進度,以增加就業和減少浪費食水。
2. 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乙工程:政府現計劃是先進行第二期甲工程,待2010-11年度,再進行污水量增幅和水質檢討後,才考慮是否在昂船洲污水處理廠毗鄰土地興建造價達108億元的第二期乙的生物處理工程。
公民黨一貫立場認為,第二期乙採用生物處理的做法,可進一步提升除污率,對環境最有益,而且規劃及施工期長達6年,108億元的工程可以從中攤分,不會對政府的財政構成沉重負擔,政府沒有理由拖延第二期乙的工程。
3. 新界單車徑網絡:土木工程拓展署原計劃斥質20億元,連接新界的單車徑,令它成為長逾80公里貫通新界區的單車網絡,工程大致分為兩部份:屯門至馬鞍山段,以及荃灣至屯門段。
公民黨認為單車徑設施為市民提供一個環保的交通網絡系統,社會各界早已達成贊成的共識,政府應加快提交撥款申請,啟動審批撥款程序,以便工程盡快展開,增加就業機會。
4. 加快審批屋頂綠化工程:加快批出 “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 的撥款,盡快推動綠化屋頂工程。
節能計劃
全球暖化的危機迫在眉睫,政府應透過投放更多資源,協助社會過渡往低碳社會。公民黨認為政府在短期內可採取以下措施:
1. 資助全港中小學學校進行能源審核及裝置節能和可再生能源設施,以增加工程及照明等工種的就業機會;
2. 將現行在何文田邨試行的“照明裝置節能計劃“,擴展至全港公屋屋邨;
3. 從“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撥款, 資助環境運動委員會舉辦“家居裝置節能照明的計劃“, 鼓勵家居住戶更換節能燈泡;
4. 在“展翅計劃“及“青少年見習就業計劃“下, 參照現在的 “IT種子計劃” 及 “數碼領袖培訓計劃“的例子,資助青年在節能/照明等行業擔當學徒,掌握技能,為節能行業培訓勞動力。
公民黨認為,中國和美國下任政府現在已明確表示會把握時機,透過投放更多資源,發展有利環境保護的低碳經濟。香港政府亦應效法境外良好的榜樣,加快推動環保,短期內舒緩失業率,長遠可為香港的經濟轉型奠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