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正就有關自願醫保計劃退稅安排進行審議工作。自願醫保計劃缺陷明顯,可預見效用不彰。在會議的討論中,不少委員曾表示對政府不限制保險公司的行政費水平非常失望;而在公民黨近期所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亦顯示市民對此極之失望。
就此,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將在《2018年稅務(修訂)(第4號)條例草案》委員會上提出修訂案,以限制保險公司收取行政費的水平,及完善自願醫保不包括專科門診的缺陷。以下將詳述理據:
香港的醫療改革,由最初至今已醞釀超過二十年,由1993年的《促進健康》(俗稱彩虹報告書)文件提出5個方案討論醫療融資,到2005年政府推出一份題為 《創設健康未來》的討論文件,就未來醫療系統的服務模式提出建議;再到2008年推出《掌握健康掌握人生》的醫療改革第一階段諮詢文件;2011年推出第二階段資諮;2014年推出表《自願醫保計劃諮詢文件》,到今年政府終於落實方案,並計劃在明年推出市場。為吸引市民購買,政府將為投保合資格醫保產品的市民,提供扣稅。
為了解市民對「自願醫保計劃」的意見,公民黨在今年三月至五月,分別透過電話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結果如下。
計劃宣傳不足
在是次調查中,我們問及市民有沒有睇過「自願醫保計劃」的文件時,居然有超過八成市民表示沒有;而在追問市民是否了解計劃的內容時,只有兩成市民表示理解。回應令人十分震驚,明顯政府未能有效在過去的諮詢期,向市民講解計劃的內容,及諮詢市民對計劃的意見。
計劃吸引力成疑
政府推出自願醫保計劃的主要目的,是要減低面臨爆煲的公營醫療壓力,讓有能力承擔的市民轉到私家醫院。但自願醫保計劃方案,看似吸引,但事實上卻是陷阱處處。
如可保障投保前未知的已有病症,但事實上在標準計劃下,投保後第四年起才可獲全面賠償;又如不設「終身可獲保障總額上限」,但事實上在標準計劃下,每年保障上限為80,000元,根本不足以支付一些危疾如癌症的標靶藥物治療。
同時,計劃雖然表示將保障精神科的治療。但現實的情況是,甚少有精神科病人會到私家醫院住院作精神科的治療。況且,一般精神病患者若要到私家醫院作其他的留院服務,亦需要有特別的安排,如需要自行預備24小時的看護,或住在私家病房。自願醫保根本未能為他們提供足夠的保障。
在政府的推廣宣傳未能有效令市民認知計劃內的的情況下,根本不能吸引市民參加,而且計劃陷阱處處,市民未免將陷於誤信政府的「品牌」,而年年付鈔購買自願醫保,最終卻得不到所需要的保障。而在是次的調查中顯示,只有兩成多人有意參加自願醫保計劃;同時亦只有三成多的市民會因自願醫保計劃而選擇到私醫院服務。由此可見,計劃根本難以達成目標,減低公立醫院的壓力。
政府無力監管保費
在自願醫保計劃未能真正幫助市民得到適切的醫療保障的前題下,政府不應每年少收約8億公帑為自願醫保計劃提供退稅,讓公帑變成保險公司的盈利。
強積金計劃前車可鑑,行政費過如一直如同蠶食打工仔血汗錢,導致市民未能有信心供款予保險公司。但政府並不就會保險公司的行政費及佣金設上限,亦只會就保費作出建議,期待市場自行調節。而調整保費卻根本不需經過政府批准。由此可見,自願醫保計劃的結果,將只會重蹈強積金的覆轍,行政費長期高踞不下。
保險公司同時可透過調整行政費及佣金大幅調升自願醫保保費,而政府根本無法監管及阻止。即是說,在這個殘缺不全的自願醫保計劃下,加上政府缺乏有效監管保險公司的措施,政府再退稅鼓勵市民參加自願醫保計劃,根本是在幫保險公司做保險生意。
在是次調查中,我們亦就此詢問市民,結果發現有六成市民分別同意政府應規管自願醫保保費在合理水平,及規管保險公司所以的行政費在合理水平。若政府正視監管問題,將可避免及改善現時本港醫療保險接近四成的保費,花在保險公司的行政費、佣金和利潤上,只有約六成用作醫療用途的問題。
善用公帑、完善計劃 – 保障私營專科門診服務
當然,自願醫保計劃在政府眼中,似乎已是事在必行,我們希望政府可以完善計劃,讓公眾得到一個更有效的保障。
公營醫療服務不足以應付市民需求的情況,近年越來越嚴重。急症室、病房長期爆滿。另一方面,公營專科門診亦長期人多為患,時有患者表示覆診輪候期經年,如按2017年12月31日的數字,新界東聯網的骨科最長需要輪候177個星期;新界西聯網的婦科最長需要輪候132個星期;九龍東聯網最長的輪候時間科目為眼科157個星期。明顯香港的基層醫療服務並不足夠。
但在自願醫保計劃下,計劃並不保障投保人士到私家醫院的專科門診求診,明顯將難以疏導公營醫院專科門診的壓力。而在是次調查中,有超過五成市民同意應擴充保障至私家專科門診服務。
面對人口老化、慢性病人口不斷增長,社會對醫療服務的需求,特別最基層的專科門診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若自願醫保可包括到私營專科門診求診,將可達到政府希望透過自願醫保計劃減輕公營醫院的壓力。
總結
如政府真心希望市民可到私營醫療市場接受治療,以減輕公營醫療系統的負擔,透過現時的自願醫保計劃將難以實現目標。
不保障到私營專科門診服務、沒有限制保險公司收取保費及管理費的限度、對癌症及先天病等保障不足等。市民付出的保金去了保險公司的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