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黨於6月底至8月中旬,訪問了逾千名市民,對新一屆政府的施政信心及期望。然而,調查結果反映,不足5成的受訪者,有信心林鄭月娥領導政府能回應市民的訴求。而超過六成受訪者要求盡快落實無篩選的真普選。
調查於6月28日至8月12日期間進行,以隨機抽樣的方式,電話訪問了2,116名市民,了解他們對於新一屆政府的施政期望及信心。調查分別訪問市民,在政制與管治,以及民生方面,市民認為新一任政府應落實的項目為何。結果顯示,在政制與管治方面,最多受訪者認同政府要做好「尊重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而在民生方面,最多市民認為政府要落實「改善醫療及教育」。
不足5成受訪者有信心政府可回應訴求
第五屆政府將於今年10月11日發表首份施政報告。但新政府上場兩個月,不足5成的受訪市民,有信心林鄭月娥政府能回應市民訴求。沒有信心的受訪者有27%,十分沒有信心的有17%。而有信心的有32%,非常有信心的有15%。
對於只由1,200人選舉產生的行政長官,過半數受訪市民認為不能代表他們。認為「十分不能代表」他們的受訪者有27%,認為「不能代表」的則有25%。認為「可代表」他們的受訪者有25%,認為「非常可代表」他們的受訪者有13%。由此可見,過半數市民認為小圈子選舉產生的特首「不代表我」。
而訪問中,超過6成受訪者,認為應盡快落實,沒有不公篩選的提名程序,可以讓市民一人一票選特首的真普選。當中「十分同意」的人有43%,「同意」的人有19%;而「十分不同意」和「不同意」分別只有7%和15%。 結果顯示市民認同需要無篩選的真普選。
郭家麒認為,結果反映小圈子選舉選出的特首欠認受性,市民對其施政缺乏信心。他指出, 沒有真普選,中央欽點下的特首,都只會是中央的棋子,聽取中央的指揮。因此,沒有真普選,梁振英或林鄭月娥都沒有分別。「一地兩檢」、「DQ案」、政治審判等等的事件,只會不斷發生;中共與香港政府侵蝕香港人自由與人權、法治的情況,只會變本加厲。
因此,郭家麒認為林鄭月娥若有氣體魄展示與梁振英政府有分別,就應該立即重啟政改,以行動挽回市民信心。只有實行真普選,才能扭轉現時的社會狀況。否則未來5年的施政,將會難以取得民心,亦無法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
在政制與管治方面
而調查亦訪問了市民對新一屆政府的施政期望。公民黨執委(政策研究)冼豪輝表示,調查結果顯示,在政制與管治方面,最多受訪者認同,新一屆政府要做好「尊重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共67%。50%受訪者十分認同,而認同的受訪者亦有17%。不認同與十分不認同的,分別有11%及6%。
其次認為新一屆政府需要具備的,是「捍衛新聞、學術自由」,共有62%。當中有48%的受訪者表示非常認同,14%表示認同。不認同及非常不認同的人,分別有11%及7%。
至於認同新一屆政府需要「重啟政改、普選特首、取消立法會功能組別」,有57%的受訪者。認為非常認同的人有39%,認同的人有18%。不認同及非常不認同的人,分別有14%及8%。
調查結果反映市民不滿現時「三權合作」的施政風格。郭家麒認為,近日議員「被DQ」的案件,加上「東北案」及「公民廣場案」律政司提出刑期覆核,都是反映律政司的政治考慮;而人大釋法凌架香港法律,中央日益干預香港施政以至立法會事務;行政亦不斷干擾立法和司法的獨立性,令市民強烈不滿。郭家麒指出,8月20日大批市民上街表達對刑期覆核的不滿,正正是給予林鄭月娥政府的警示。郭家麒提醒林鄭特首,律政司是特區政府班子的一部分,更是其下屬。林鄭月娥不可能與事件切割。
在民生方面
至於民生方面,調查了解受訪者對於住屋、全民退保及醫療與教育方面的看法。東涌地區發展主任李嘉豪表示,調查發現最多受訪者認同,新一屆政府需要做好「醫療及教育」工作,約有 8成半。十分認同的有64%,認同的有20%;不認同和十分不認同的,分別只有4%及3%
其次,8成受訪者認為新一屆政府要做好「壓抑樓價,重建置業階梯」。60%的受訪者對此表示非常認同,20%的表示認同;不認同的有7%,非常不認同的人有4%。
而認為要「落實全民退休保障,完善社會保障」的受訪者,有69%。非常認同的人有45%,認同的人有24%;不認同的人有12%,非常不認同的人有6%。
民生方面,最受訪市民認為林鄭月娥政府應做好醫療及教育方面的工作。反映本港公營醫療及教育資源不足問題,最受市民關注。公民黨郭家麒認為,政府投放於醫療服務的資源一直不足,早前的流感高峰期令到多間醫院爆滿,病人受苦,正正是揭示公營醫療服務不足。除了緊急的醫院醫療服務不足,香港亦欠缺牙科政策,令無法負擔私人牙科醫療費用的市民,飽受牙疾之苦;而藥物名冊亦令不少長期病病患者、罕有病病人,肩負沉重的醫療開支負擔,甚或對「有病無錢醫」的苦況。
郭家麒認為,香港作為富裕的城市,公帑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政府卻不耗用公帑大興土木進基建,「對於工程超支增撥款項從不手軟,卻從不解基層市民生活的燃眉之急。」
他認為林鄭月娥已先增加資源於教育上,若她有誠意一改梁振英與民為敵的施政方針,應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增撥資源於醫療服務之上,包括增加公營醫療資源,興建醫院增加病床、訂立牙科政策、取消藥物名冊,資助罕有病人藥物。
面對樓價高企,有8成受訪者認同新一屆政府要「壓抑樓價,重建置業階梯」。郭家麒認為,上屆政府推出了「雙辣」招,但樓價仍未因此而放緩,卻破壞了立法會的審議功能,而樓價亦持續上升。固此新一屆政府必須從速審議「 辣招」 的效果, 訂立穩定樓市的有效機制。公民黨建議政府研究增設物業空置稅,免物業單位囤積,亦可以增加私人單位在市場流通的數目,從而可以壓制私樓的租金市場價格。郭家麒又認為要解決本港的房屋問題,必須要增加供應,包括使用棕土興建公營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