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醫管局發表《手術成效監察計劃》報告的結果,屯門醫院在預約手術連續第二年被評為表現遜色,而緊急手術是連續第五年被評為表現遜色。事件引起公眾關注,令市民擔心屯門醫院的醫療服務質素。
然而,事件對於屯門醫院日夜辛勤工作的前線醫生,卻並不公平。在人手短缺,亦缺乏資源的情況下,不但未能獲得足夠的支援,更要承受因制度惡劣而導致的惡果。
就此,公民黨今日舉行記者招待會,邀得自屯門醫院啟用起便為該院工作,服務屯門醫院接近十六年的前屯門醫院外科顧問醫生黃就明醫生現身說法,解構屯門醫院面對的困難及制度的惡劣。
醫院使用量極高
新界西聯網現時覆蓋人口約110萬人,雖然聯網內有四間醫院,但青山醫院及小欖醫院均為精神科醫院,實際上只有屯門醫院及博愛醫院提供急症及普通科等服務,而當中屯門醫院作為龍頭醫院,使用率更是極高。當中去年的外科病床平均使用率達106.4%,為醫管局轄下醫院當中最高。同時,新界西聯網的專科輪候時間亦極長,以2012-13年度為例,外科輪候時間中位數達30個星期,而矯形及創傷外科更達58個星期,均是各聯網中最長。可見屯門醫院前線醫護人員所承受的壓力之巨。
人手流失嚴重
雖然屯門醫院使用率極高,但院內人員流失及短缺卻一直十分嚴重。現時,屯門醫院共有571名醫生,佔新界西聯網674名醫生的85%。但整個新界西聯網的醫生與每千名人口的比例只為0.6,與九龍東聯網並列最低,相比起九龍中的1.3及港島西的1.1,相差接近一倍。
人手不足導致現職醫生需長期超時工作,加上欠缺支援,前線工作人員在極大的壓力下工作,對服務質素有直接影響,令市民的健康得不到保障。而過去亦多次出現屯門醫院爆發醫護人員「逃亡潮」或「事故不斷」的報導,可以印證院內工作情況極不理想。
醫管局報告極不負責任
歸根咎底,要解決屯門醫院的困境,必需先解決現時各聯網資源分佈不均,導致人力資源錯配的問題。
醫管局明知聯網資源不均的問題多年,卻一直不視而不見,令問題一直存在。卻又同時每年批評屯門醫院的不足,根本無助問題解決。
黃就明醫生指出,醫管局發表的《手術成效監察計劃》報告的結果,只是單看一間醫院的成績,而非以整體聯網作評核,對屯門醫院是極不公道的。郭家麒醫生亦指出,屯門醫院在報告中所得的結果若是病徵,那病原即是醫管局失敗的管理制度。
建議
醫管局必需先解決現時各聯網資源分佈不均,導致人力資源錯配的問題。另一方面,立即補足博愛醫院的人手,盡快全面開展服務,以分流屯門醫院的需求,改變現時新界西聯網內側重屯門醫院的情況,以舒緩屯門醫院所承受的壓力。
公民黨亦會一直跟進問題,日內將去信醫院管理局,要求行政總裁及局方聽取屯門醫院醫護人員的訴求,以有效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