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黨全體立法會議員今早就2018年《施政報告》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席間五位議員向行政長官提交了公民黨題為「重建香港價值 挽回市民信心」的建議書。
過去一年,行政與立法關係無疑有改善,但不時出現暗湧。民主尚未落實,核心價值遭蠶食,管治質素漸差,一方面令部份市民萌生去意,選擇移民,另一方面令留守香港的市民對未來失去願景。為穩定港人信心,政府必須落實真正符合民主原則的雙普選,並時刻維護港人利益,勿因中央施壓而妥協。
另外,近年經常有內地官員語出驚人,妄言中國司法管轄權可全面延伸至香港,或聲稱中國憲法適用於香港。公民黨促請特區政府主動就此等嚴重破壞「一國兩制」的言論作出澄清,釋除公眾疑慮。此外,公民黨在席間亦提醒特首,切勿因有市民提出司法覆核挑戰「一地兩檢」,而主動提請人大釋法,衝擊香港法治。
以下是公民黨各位議員就其政策範圍提供的意見:
楊岳橋議員提到,當下中美爆發貿易戰,香港尤其需要維護其獨特性,才能免於殃及池魚。他鼓勵行政長官積極遊說國際社會繼續將香港視為獨立關稅區,與此同時對外推廣香港獨特性,協助香港工商界重整部署,在外地拓展商機。
楊岳橋亦提到即將推出的5G服務未能覆蓋科學園以及新界東大部份地區,希望政府盡快解決頻譜問題,讓5G全面普及化。另外,他促請政府開放數據,便利市民與行業發展之用,並特別關注開放車輛實時數據,認為開放公共交通實時數據理應是社會責任,政府於未來與公共交通營運商簽訂經營權時,須訂下開放數據作為條件。
郭家麒議員關注今年的立法會補選及明年的區議會選舉,政府會否重施故技,以各種理由取消市民的參選資格。他指出上屆政府禠奪參選人資格,對於香港年輕參政者做成極大的阻礙,要求林鄭政府「三思而後行」。
在醫療方面,郭家麒要求政府成立職業傷病復康基金,並設立基金委員會,支援因工受傷或患病的工友,提供一站式服務與轉介,協助工友復康及復工。另一方面,他又提出成立300億元的藥物基金,資助長期病患及罕有病人士及家庭,分擔購買昂貴藥物的沉重負擔。
譚文豪議員認為丁權無限,而香港土地有限,政府不能無止境地滿足原居民的丁屋需求。他要求政府儘快檢討小型屋宇政策,為丁屋截龍。他倡議政府可停止「私人協約批地」(即向原居民批出政府土地以建丁屋)的做法,並重新改劃目前「鄉村式發展」地帶的涵蓋範圍,將現時932.9公頃閒置官地剔出「鄉村式發展」地帶,以便政府作全面規劃發展。
此外,譚文豪指出香港法例沒有把 24周以下流產胎兒遺骸納入「人體遺骸」的定義。失去至親骨肉的父母,不但難以領回自己的孩子,領回後亦因法例所限,待遇不能與24周以上的流產嬰看齊,如不能火化或在政府墳場下葬。同時,《僱傭條例》與醫學界對流產的定義有落差,令24周至28周流產婦女,得不到應有的產假休養。他要求局方儘快修訂《火葬及紀念花園規例》,將合法流產胎兒與醫療廢物分開處理;以及修正《僱傭條例》,令24周至28周流產婦女能得到應有的產假休養。
飛行服務隊工作對保障市民的安全尤為重要,然而現時的部隊架構問題處處,未能有效發揮部隊效能及留住人才,譚文豪促政府盡快進行部隊職系架構檢討,升格部隊,並改善職系架構,特別是機師職系及空勤主任職系。
譚文豪亦促請政府鞏固香港作為國際空運中心的地位,儘快重建機場空郵中心,並提升機場處理溫控貨物的能力。
郭榮鏗議員一直十分關心有特殊需要兒童及其家長、教師和專職同工的需要。今天會見行政長官主要亦是表達有關改善融合教育及特殊教育政策的意見。
郭榮鏗認為,鑑於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兒童人數不斷上升,政府應增加資助學前康復服務名額,及為就讀於主流中小學的SEN學童提供至少每年12節的康復服務,讓他們盡快得到適切的康服支援;為主流學校提供校本職業治療及言語治療服務,使學童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康復服務得到更好銜接。
至於長遠的資源及人手規劃方面,郭榮鏗認為有必要增加職業治療及言語治療學科的資助學士學位名額、恢復兩年制特殊教育教師培訓課程,並將中小學班師比增加0.3,減低教師每周教學節數,讓融合教育及特殊教育中的持份者都得到更好支援,以助更有效照顧SEN學童。
陳淑莊議員表示會繼續爭取訂立《樹木法》,並指出近年多次發生塌樹和珍貴樹木遭政府不當移除的事件,已經反映政府部門在樹木管理及保育缺乏指引,有必要立即訂立《樹木法》,賦權單一部門負責樹木管理工作,以便監測及統籌政府各部門日常護養樹木的工作。
陳淑莊亦向行政長官提出,近日港鐵沙中綫及高鐵工程接二連三爆出醜聞,反映現時政府與港鐵所簽訂的沙中綫及高鐵「服務經營權協議」合約,未能保障港人利益,未來的鐵路工程不應繼續使用這個合作模式。陳淑莊亦會繼續緊密監察政府及港鐵所簽訂的高鐵營運合作安排內容。
公民黨2018/19施政報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