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早前英基學校協會轄下五所學校的第三代人造草球場物料中發現有害物質,導致校方需要關閉球場進行化驗,現時已經重新開放,但未有披露化驗內容及結果。其實歐美早就人造草會否影響健康甚至致癌,進行全面研究,但香港仍未開始化驗工作。
跑馬地及黃竹坑人造草場PAHs化驗結果超標
現時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共有38個人造草球場,當中28個為第三代人造草球場,若第三代人造草球場物料含有有害物質,將對球場使用者構成潛在風險。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較早前到跑馬地及黃竹坑人造草場,分別採集超過100克人造草物料樣本,送交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進行化驗。化驗結果顯示物料中含有的部份PAHs,含量超出國際標準數倍,情況令人憂慮。
第三代人造草場需要舖設膠粒,原料是廢棄輪胎。人造草場使用者或會經口鼻吸入膠粒或經皮膚接觸。美國當局已著手研究人造草場與使用者患癌是否有關,預計今年內會有結果。
而早於2013年,香港已發生人造草場的膠粒大量流失,引致堵塞水渠的事件,可見香港人造草場的保養質素令人憂慮。保養欠佳亦增加球場使用者吸入膠粒的風險。
由於香港法例未有規管人造草場物料的指標,因應人造草物料涉及皮膚接觸及影響兒童健康,因此我們參考現行的香港法例424章《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條例》中類似規定,以歐盟針對兒童玩具的PAHs上限(EU – REACH: Restriction of PAHs Extends to Consumer Products)(每一種PAHs的容忍度上限分別為兒童0.5mg/kg及成人1mg/kg)檢視是次化驗報告。但結果令人擔憂,例如黃竹坑人造草場的樣本中,Benzo(a)pyrene含量為4.2 mg/kg,Benzo(k)fluoranthene更高達6.7 mg/kg。
要求當局全面化驗所有第三代人造草場
陳淑莊遂聯同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醫生、兼任大學講師的公民黨成員麥嘉慧博士及一位人造草球場的經常使用者馮子謙先生召開記者會,回應上述的檢驗結果。
馮子謙先生表示,比賽時會揚起人造草場的膠粒,球員容易經多個途徑吸入膠粒,包括口鼻或皮膚接觸,特別守門員撲救時更容易接觸人造草,威脅健康。
麥嘉慧博士表示,是次化驗結果無法確定膠粒本身含有毒素,還是受環境污染影響,但化驗超標的水平仍令人憂慮,政府當局應立即全面化驗全港人造草場的樣本。
郭家麒議員認為,在人造草場工作的員工由於經常接觸膠粒,當局應設定曝露時間上限及工作指引,以保障他們的職業安全。
陳淑莊議員表示明白是次化驗的採樣程序必然存在限制,亦有不少可能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但她強調既然化驗結果顯示部份樣本的PAHs超標程度達數倍,康文署和公眾都應該更關注人造草物料的安全問題。另外,教育局應了解學校使用人造草場的情況,確保學童健康安全。
康文署強調,本港的人造草場符合國際足協的標準,但國際足協並沒有全面化驗人造草的物料,只要求供應商自行證明產品不含有害物質,未能疑慮。就此,公民黨要求:
一.康文署盡快聯絡第三代人造草球場物料的供應商,索取並公開與球場物料安全有關的資料和數據;
二.康文署盡快就所有第三代人造草球場的物料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測,除PAHs外,同時化驗VOC、重金屬、二噁英等有害物質,並公開檢驗的結果,確保球場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及
三.在確保第三代人造草不損健康前,暫停以人造草取代真草的工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