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黨副主席兼無國界工程師黎廣德及新界西支部執委兼工程師蘇耀坤,日前已前往正生書院芝麻灣現址進行考察,並於今天(21日)發表「正生書院斜坡檢查報告」。
經過現場視察正生書院芝麻灣下徑中心及翻查政府土力工程處的紀錄,現確認下列事實:
一. 書院現時位處於一個小河谷較低洼平坦的地方,兩旁的斜坡為高度風化的火山岩,隨處可見山上孤石裸露,特別在山坡較頂部,由於植披稀少,風化嚴重,孤石更為突出。
二. 根據紀錄,政府土力工程處曾經派員在1997年至2002年間進行數次考察,對書院構成風險而又有登記編號的斜坡最少有15幅,分別為14NW-B/C7,8,9,10,11,12,13,14及14NW-B/DT3, 4,5,6,7,8,9。斜坡的坡度由30度至70度不等。若果要將這些斜坡改善至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一般而言,需要將斜坡削至30度,或加建護土牆和擋土設施,工程量相當龐大。
三. 這些斜坡當時被確認為有不同程度的潛在危險,例如位於禮堂旁邊,高3.8米,坡度達70度的14NW-B/C13號斜坡,負責部門為地政總署,當時(1997年)已經發現有滲漏跡象,被認定需要跟進,並且報告內列明「很可能需加固」,但自2002年至今,七年內都並未見政府部門進行改善工程,令斜坡崩塌的風險日增。即使視察當日天色晴朗,滲漏跡象仍非常清晰可見。又例如在一幢學生宿舍背後的14NW-B/C11號斜坡,雖然在多年前已加設一道擋土鐵絲網,但現場所見,鐵絲網已經嚴重銹蝕,一旦大石滚下,根本不能發揮保護作用。
四. 鑑於正生書院在1997年曾經取得城市規劃委員會批淮擴建計劃,但擴建計劃實施前須先處理斜坡的風險。總土力工程師(梅窩區)在勘察後,於1998年6月29日致函離島地區專員,指出周圍的斜坡有「潛在危險」,需要「研究及加固」,並且建議離島地區專員致函總土力工程師(設計) 把這些斜坡納入「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內,優先進行改善工程,但多年來未見政府部門有所行動。相關部門究竟是否有失職之嫌,實應徹查。
五. 根據陳兆焯校長憶述及現場所見,過去四年之間,在校內範圍發生過最少兩次山上孤石滾下的事故,幸好未有做成傷亡,但足以證明,由於多年來政府部門並未有進行徹底的改善工程,山泥傾瀉的風險正日益增加,對師生安全構成威脅。
基於以上事實,公民黨達致以下初步結論:
(一) 正生書院現址的山泥傾瀉風險不但多年來未有解除,更由於人工斜坡,天然斜坡和山上孤石為風化侵蝕,加上校內人員數目較前增加數倍,全校師生因山泥傾瀉而傷亡的風險日益增加,並不符合現今建設新項目時所要求的斜坡安全標準。換句話說,若果正生書院下徑中心是新建項目,該項目根本不會獲得政府部門批准興建。
(二) 由於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極端天氣的發生頻率加大,一旦再次發生去年6月7日,引致四百多處山泥傾瀉的特大暴雨,可能對現有設施及人命安全構成嚴重後果。
(三) 政府自1997年至2002年進行斜坡勘探後,各個部門多年內未有採取積極改善的行動。因此,政府實在對正生書院師生的安危責無旁貸,應該在今年夏天雨季高峰前盡快將正生書院遷離現址,減低人命傷亡的風險。
公民黨執委兼離島區議員容詠嫦再次強調,並重申《雙子方案》是足以化解各方分歧的方法:一方面安排正生遷入南約中學校舍,解決燃眉之急;一方面對大嶼南區進行全面教育需求調查,同時馬上承諾按居民需要,擴充教育服務,例如資助梅窩小學擴建設施、並且放寬開辦中學的門檻。這個《雙子方案》同時針對正生書院和大嶼南居民兩方面的需要,建設共融社區,缺一不可。
公民黨認為,搬遷應盡早進行,因為任何拖延都只會不必要地增加正生書院師生面對惡劣環境的傷亡風險。

